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164章 安顺之战

第164章 安顺之战

    第164章安顺之战
    顺治闻言扶起了额头,就连脑袋都疼了。
    吴三桂和洪承畴,不仅不好杀,甚至连捕都不好捕。
    可不控制他们又担心他们会学白文选,让咱大清在云贵成了第二个孙可望。
    “鳌拜,那你的意思呢?”顺治喃喃道。
    “回皇上,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吴三桂和洪承畴先不要动。”
    “要不然,他们就算没有反意,也会在贵州反了我大清。”
    “让大军按照原来的计划,等秋后就开始尝试进攻云南吧。”鳌拜回答道。
    “鳌少保,这样一来,要是吴三桂和洪承畴反了该怎么办?”孝庄皱起了眉头。
    鳌拜拱手道:“太后,可让多尼派吴三桂从北路进兵,独自进攻吴三桂,同时再让人时刻监视他大军的动向。”
    “而我八旗主力,则由贵阳到昆明的大路进攻,不求速进,只求安稳,如果事情有什么不对,我八旗天兵马骡众多,也能够迅速沿着大路折返贵阳。”
    “与此同时,可让洪承畴随军出发,再派罗托在贵阳总督大军粮食事务。”
    “如此一来,纵使洪吴反叛,吴三桂和李定国也呼应不急,我八旗天兵可迅疾后撤,保存实力。”
    此言一出,顺治和孝庄眼前一亮。
    “好!就按照此策而行!”顺治大喜过望。
    鳌拜真不愧是老谋兵事啊,按照他的安排,将吴三桂和多尼的满蒙主力隔离,再控制洪承畴和粮饷,吴三桂就算是反叛也造成不了白文选那样的效果了。
    当然这样做吴三桂要是真有反叛之意,他的部队就能够成建制的保留了。
    只不过事到如今,进退失据的咱大清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面对这么一个棘手的局面,顺治和孝庄也做不到十全十美。
    “速速传旨给多尼,让他按照此策而行。”
    顺治挥手道:“同时,颁布敕谕,让孙可望不要去云南了,让他带着自己的兵马入黔助战。”
    “如果吴三桂没有反意,他的兵马可以为后援,如果吴三桂反了,孙可望也可以接应我八旗,把李定国和吴三桂一起锁死在云南!”
    原本孙可望建议的剜残明腹心,由清军主力正面牵制,他带着几万兵马进入云南效仿李定国偷家是最为高明的战略。
    可是现在孙可望状告吴三桂和洪承畴有谋逆之心,为了不让八旗主力出意外,顺治帝也只能稳一步,先稳住西南局势再说了。
    “陛下圣明!”一名名满清重臣恭维道。
    “索尼,你身为重臣,去广西颁布敕谕之事就交给你了。”顺治开口道。
    “请皇上放心,奴才必不辱使命!”索尼恭敬道。
    “再传旨给李萌祖和张长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让他们将朝廷为孙可望准备的五百万两饷银,速速押完桂林。”
    “等孙可望剃发之后,立刻发往广西,让他的殿前军入黔助战!”
    “谨遵皇上旨意!”众位大臣齐声高喝。
    顺治眼见如此,心里也是稍微的舒了一口气。
    “但愿孙可望的情报有误,洪承畴和吴三桂没有反意吧,否则我必诛他们九族!”顺治心中冷笑道。
    一通安排之后,鳌拜迅速动身前往山东办理朱三太子一案。
    而索尼则是火速前往广西,准备给孙国主剃发。
    除此之外,许多道密旨也从北京发出。
    不止是西南地区的多尼等人,就连闽浙总督李率泰也接到了密旨在福建盯住了洪承畴的族人们。
    当然对于在皇宫当侍卫的吴应熊,咱大清更是打起了精神,盯得密不透风。
    九月底,当清廷因为孙国主的奏疏再次鸡飞狗跳之时。
    李定国终于率领十几万大军渡过了北盘江,逼近了安顺和贵阳。
    而明清之间的大战就此揭幕。
    安顺府,平坝卫。
    一支足足有三万余人的大军,依靠这个小卫所城,建立了庞大的营地。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一名斥候手持着军令,急行而入。
    迅速进入平坝卫城中。
    这支大军的主将,咸宁侯祁三升接过军令一看,双眼陡然睁大。
    “传令,让狄仁品、李如碧、塔新策、王会来见我。”
    “是!”亲卫得令,连忙退出了大堂。
    “大帅。”昔日地位并不在祁三升之下的狄三品四人,不情不愿地行礼。
    “晋王,令我军强攻安顺,打开通往贵阳的大门,伱们都下去整顿兵马,准备攻城吧。”
    狄三品四人闻言,面面相觑。
    “大帅,我军粮饷不济,士气低落,此时强攻安顺只怕是难啊。”狄三品开口道。
    “没错,大帅,不仅如此,我大军的红衣大炮还在后方,攻城若无大炮相助,只怕是难啊!”王会附和道。
    “德安侯,安顺城中不过是南一魁的五千守军而已,我军足有三万多人,还怕打不下一个安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