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191章 顺治:哪来的十万!不!二十万

第191章 顺治:哪来的十万!不!二十万


    就需要乘舟向北,溯江而上。
    这样一来,重庆军情到达北京的消息就大大的延误了。
    此时此刻,襄阳的消息清廷已经得到,但夔东之兵重新攻打重庆的军情。
    咱大清还需要两天才能接到这份添堵的情报。
    ……
    孝庄和顺治微微点头,咱大清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顺军西上东下,虽然攻击重庆的消息还没传回来,可是郝摇旗等人奇袭襄阳得手的消息却已经通过河南的驿站系统,八百里加急传到北京了。
    原本咱大清还是计划着拼凑兵力,直接夺回襄阳的。
    可是孙可望这么一来,也就只能收缩兵力维持战局了。
    “眼下,我大清的十几万主力尽数进入了云贵,而湖广兵力空虚,若是只应对闯逆一贼,那么咬咬牙也是有些把握重新夺回襄阳,将他们堵回夔东的。”
    “可孙可望的大军现在到了湖南,我大清在湖广就绝不可鲁莽,还是以固守为主,才为上策!”岳乐郑重道。
    “安亲王,你觉得朝廷应该怎么做?”
    “将江汉平原的所有军队,全数集中到荆州,死守此城!只要荆州还在!长江航道就能掌握在我大清的手中!闯贼就不敢大举东下!”岳乐缓缓道。
    此言一出,众人都点了点头。
    湖广有三座重镇。
    以天下言之则为襄阳。
    襄阳是南北双方的突破口,无论是襄阳以西的秦岭山脉,还是以东的江淮水网,都是不利于北方军队作战的存在。
    唯有拿下襄阳,进入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截断长江航道,打断巴蜀和江南的联系,才是北方军队最好的路线。
    历史上,元军花了六年打下了襄阳,随后进入江汉平原将南宋的大动脉长江截断,立刻就造成了南宋兵马、物资转运不灵,在战略上彻底将南宋打崩了盘。
    以东南言之则为武昌。
    武昌扼守长江和汉水航道,江南唯有握有武昌,才勉强拥有自保之力。
    一旦武昌失守,则东南再无屏障。
    而以湖广言之则是荆州。
    荆州处于江汉平原的中心,握有荆州则握有江汉平原。
    握有江汉平原,则控制了湖广大部分人口和资源。
    在整个湖广境内,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而今襄阳已失,但是荆州和武昌还在,咱大清自然是不可能将此二重镇拱手让人的。
    “收缩兵马,固守荆州,则闯贼不敢东下!收拢北方各省援军,立于南阳,则闯逆不能北上。”
    岳乐振振有词道:“若是朝廷如此,闯逆就不足为患也!”
    眼下,咱大清已经没有实力再把顺军堵住了。
    但要是能够在江汉平原扎下荆州这颗钉子,再调集兵马封堵在南阳地区,顺军依旧难以脱笼。
    虽然远远比困守在夔东要好得多,但也无法彻底坐大。
    “安亲王说的不错,只是朝廷如今的心腹大患,不是闯贼,不是永历,而是孙可望!”孝庄严肃道。
    “我们以前都小看孙可望了,他的兵马能够在几日之内,连破桂林、永州二城,十万之数恐不为假!”
    “而以三万残兵,区区一年时间便能拉起十万之众,此人之能真可谓是惊天动地!”
    “如今,如今孙贼坐拥两广,又即将鲸吞湖南,其势已不比七年前要小了!”
    “七年前,孙贼不过是云贵两省,却能北伐东征!打得我大清损兵折将!”
    “如今,他虽然没有李定国、刘文秀相助,却坐拥两广,已有十万之众!”
    “要是朝廷再不想办法扼杀他!只怕两三年之后!孙贼之势更甚于七年前!”
    顺治、岳乐、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的脸色都凝重了起来。
    孙可望六年前闹出来的动静,那可是天下皆知!
    虽然李定国的两蹶名王盖过了他的风头,可是他们这些人可不是普通人。
    自然知道孙国主的厉害之处。
    自古以云南起家的,孙可望还是头一个。
    后面的吴三桂还是靠着孙国主留下了基础。
    否则就云南的那条件,要是没有孙可望打下的基础,以及养活的兵马。
    吴三桂光靠自己的一万多老本,哪里能够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啊。
    要不是西营将士大批投了吴三桂,让三桂子的兵马在鼎盛时期甚至超过了十万。
    光靠他自己的本钱,根本不足以和咱大清扳手腕。
    面对这个一个人物,咱大清自然是无比重视的。
    只是虽然有云南的前例在,但孝庄这些人还是想象不到超过自己认知的事情。
    咱大清实在是不敢相信,孙国主竟然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能够拉起十万以上的可战之兵!
    萨尔浒之战后,咱大清花了几十年才做到的事情。
    孙可望一年就做到了?
    这说出去,谁信啊!
    可是如今人家都估摸着已经拿下长沙了,也由不得我大清不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