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省亲自带兵,努力地在尸体中寻找幸存的战友。
但是大批西营老兄弟却仍旧死在了李定国的手中。
只是事到如今,覆水难收,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而他这一南下,就是万丈深渊!
不要说在这个时候了,就算在另一个时空。
“待夏季到来之时,可趁机反攻大理、楚雄,以数万之众!说不定可以直下昆明,收复云南!”
“晋王,陛下不听平阳侯的劝阻,私自入缅了,平阳侯让我来禀告晋王。”斥候哭丧着脸道。
六千同袍携手而战,可是现在还在的已经十不存一了。
尼堪和孔有德与孙可望以及刘文秀相比,谁轻谁重?
他在两广没能拿下尚可喜和耿继茂,但在云南却干掉了王尚礼和王自奇。
可是努力了一夜,也只有找回了区区几十名重伤的晋兵而已。
“谨遵晋王之令!”吴三省等人拱手道。
李定国见状点了点头,只要能够收拢兵马,携磨盘山大胜之威,那么战局就还有希望!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则惊天消息,直接让李定国心神大震!
负责埋伏的五位主要将领中,只有高文贵一人还活在世上。
李定国一旦率兵退入永昌以南的茫茫丛林之中,明军之间连联系都万分困难,更别提反攻了。
而退守到丽江、永宁一带的马宝、马唯兴、马进忠的儿子马自德等人,跟李定国的联系彻底被中断。
但战果却是无比丰厚。
“孤以六千孤军,在此大胜他们一阵,吴三桂和多尼已经无力再继续进攻!”
三伏兵马死伤殆尽,只留下了人人带伤的数百残兵。
吴三省和高文贵见状只得拱手接受李定国的军令。
他们还在磨盘山和鞑虏血战,各路明军还散落在云南各处。
“万胜!”
李定国缓缓道:“文贵伱重伤在身,先和三省留在这里。”
李定国颤抖道:“陛下怎可私自入缅?”
“孤这就带兵去边境和统武会合,之后南下孟定,迎驾回国。”
“报——!”
北进四川,无疑是最好的战略方案。
吴三桂和多尼都不得不带大军回到昆明,进行休整。
甚至就连腾越等地也落入了吴三桂之手。
溃败到这些地方的明军,也将彻底失去和李定国的联系。
如此惨痛的损失,怎能不让李定国落泪!
“晋王,我错了,金维新错了,张胜错了,张虎错了,孙可望错了,您也错了!”
李定国迅速敲下了自己的战略方案。
“大胆!为人臣子,怎可辱骂君父!”李定国勃然一怒。
这些兵马,在绝望之中只能投降吴三桂了。
不仅在滇西收拢大军,反攻云南的战略计划宣告破产。
永历帝此时入缅,这是天子弃国!
自从昆明失守后,李定国的心中就懊恼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针对南明一方来说。
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
“还有活着的人吗?”
可是有些将士喊着喊着就流下了泪水。
可天子弃国和李定国的南下,却让这次大胜的意义化为了泡影。
吴三省等人闻言沉默不语。
历史上他虽然两蹶了名王,但在西营内部却干倒了孙可望和刘文秀。
“晋王,将士愤愤不平,这才失了礼数。”吴三省连忙劝说道。
就连南走车里,撤入安南的计划,也因为永历帝的私自入缅,而无法实施。
永昌这片地盘,这个交通枢纽此时要是再交出去,任何人都看到出来,明军的处境将极为恶劣。
磨盘山之战的确是胜了,而且是大胜。
“三省,你率兵继续在这一带和鞑子周旋,收拢溃兵。”
“三省,文贵,陛下若是入缅,只怕是我大明将士的军心就不可收拾了!”
而现在,李定国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在滇西之地艰难统筹。
滇南恶劣的交通,将让李定国和明军众将的联系变得万分地艰难。
只可惜在一番蝇营狗苟之下,最终酿成了晋蜀开战的苦果。
“多谢晋王!多谢晋王!”
以此数万兵马,战局未必没有转机啊!
“吴三桂和多尼所部征战已有一年,进入滇西之后,他们的不仅师老兵疲,而且粮道压力极大!”
这一战,他麾下的晋兵死伤殆尽!只有区区数百人生还!
“晋王!陛下入缅了!”
李定国看着那名晋将心中愤怒无比,可当他看到此人那只空荡荡的袖口后,不由地心中一软。
磨盘山中的六千晋兵阵亡者高达五千人以上。
此言一出,李定国拳头紧握。
“先派人去联络各部,要是巩昌王等人前来永昌之地与我会师,那么大事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