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453章:固位无耻!做相难,做一名尾相,难上加难!

第0453章:固位无耻!做相难,做一名尾相,难上加难!

内瞬间安静下来,似乎连呼吸声都停滞了。
    朝廷敕牒。
    即朝廷颁发给官员的凭证,凭此证便可补官上任。
    伪造敕牒,乃是死罪。
    包拯在主谋张彦方的前面追加那么多的人物关系,显然此事可能与这些人都有关。
    越国夫人曹氏,乃当今张贵妃的亲娘。
    宋庠宋祁是两兄弟,一个是当朝宰执,一个正任知州,其子侄与主谋有染,他们也有嫌疑。
    此等死罪,沾上便是大罪。
    即使贵妃之母、当朝副相都不能免责。
    这一刻。
    所有人都看向参知政事宋庠。
    宋祁之子已不是第一次出事了。
    早在三年前,其子宋辰便因与匪徒结交而得到惩罚,宋祁也被贬谪到了地方。
    而后。
    宋辰依旧留在汴京城,在宋庠府内生活。
    若宋辰也参与了伪造敕牒,那宋庠的罪责可能比宋祁还要大。
    敕牒难以伪造,更难让验证者信服。
    除非借高官之势,才能鱼目混珠,瞒天过海。
    苏良望着参知政事宋庠,微微皱眉。
    若宋庠不知此事,听到包拯将他的名字与伪造敕牒的主谋放在一起,正常反应定然是极力反驳,迅速摆脱关系。
    但现在却是低着脑袋,说明他大概率知情。
    赵祯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此事。
    要么涉及后宫,要么涉及中书,或是两个地方都涉及。
    这对当下朝堂后宫的稳定,破坏性极大。
    包拯接着道:“此案关系着当朝宰执与副相,开封府无法独查,故而汇禀官家,请官家定夺!”
    “此外,就在昨日,宋相公曾派下属吏员,催促开封府判官,尽快对张彦方执行死刑!”
    此话一出。
    若宋庠再不站出来解释,那就相当于默认了。
    宋庠快步走到大殿中央。
    “启禀官家,老臣确知张彦方伪造敕牒之事,也知吾侄与其关系甚笃,老臣曾质问过宋辰,宋辰告知老臣,他并不知晓此事,也绝不敢这样做!”
    “臣派遣下属吏员询问,乃是为了知晓那张彦方何时会执行死刑,并未催促,并且老臣的催促,对开封府官员并无用。”
    “老臣之所以询问,确实有些私心。老臣是担心此事影响老臣的官声仕途,老臣是绝对不可能与此等贼子同流合污,伪造敕牒,请官家明察!”
    ……
    这一刻,宋庠的脸上满是汗水。
    他怕了。
    怕丢掉当下的位置。
    赵祯自然不能只听一家之言。
    他想了想,道:“大理寺与开封府合查此案,宋相,此案查出之前,你便不用再去中书了!”
    “臣……臣遵命!”宋庠无奈拱手。
    随即,朝会就散了。
    片刻后。
    苏良与赵抃二人一起朝着谏院走去。
    赵抃朝着苏良道:“景明,你觉得宋相会不会被罢相?”
    苏良一愣。
    “不会吧!我了解宋相的人品,他不可能伪造敕牒,也没必要。大概率就是那个主谋者通过其侄子,借了他的势,更或者,这都是越国夫人的主意,与宋家无关!”
    赵抃摇了摇头。
    “不,即使与宋相无关,他也有育侄有失的嫌疑,更何况……估计是要被外放了!”
    “更何况……什么?”苏良不解。
    赵抃环顾四周,见周边无人后,小声道:“更何况,他政绩一般,官员们也都希望他外放,我倒是希望欧阳学士能顶替他!”
    “啊?”
    苏良先是一愣,然后明白了过来。
    中书省众相公中。
    文彦博和富弼二人,一个是首相、一个是次相,乃是最稳定的,因为二人操持变法颇有政绩,且还有军功。
    民间已有“文富之政,开创盛世”的说法了。
    外判西北的范仲淹的副相之位也很稳定。
    他是西北一柱,且深受官家信赖,短时间绝对不会被罢黜。
    张方平的位置较稳。
    他除了管辖礼部之事外,对三司之事也颇为精通,全宋变法离不开他。
    唯有宋庠,主管的是科举、馆阁修史之事。
    年龄大,政绩少,能力弱,被取代的可行性最大。
    众相公的能力,满朝官员其实都是看在眼里的。
    如今,欧阳修势头正劲,不断提出新法建议,宋庠能干的,他也能干。
    故而,宋庠一犯错。
    官员们都觉得欧阳修可能会取而代之。
    当下的大宋正在全力奔跑,那些跑的太慢的领跑者,自然不能让其堵在前面。
    苏良想了想。
    也觉得欧阳修任参知政事会比宋庠优秀。
    宋庠太过死板,虽无过,但也无大功,有时确实拖后腿了。
    ……
    两日后。
    大理寺与开封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