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461章:皇祐六年初,寒疫起,张贵妃病危!

第0461章:皇祐六年初,寒疫起,张贵妃病危!

内侍、宫女并不少,他们若患寒疫,易传宫内,而女人与孩子的身体较弱,易转为重疾,不得不防!”
    赵祯点了点头。
    “有些道理。”赵祯朝着一旁的内侍道:“立即传中书诸相公与鸿胪寺寺卿左有鼎。”
    此刻。
    两府三司诸相公和鸿胪寺的官员们正确定着明日大朝会的具体事宜。
    很快。
    两府三司的相公们,还有鸿胪寺寺卿左有鼎便来到了垂拱殿。
    苏良向他们讲述了希望大朝会从简从速的缘由。
    文彦博想了想,道:“今年冬日之寒,确实比往昔严重,腊月这几场雪下得也有些怪,越下越冷,太阳大半個月都没有出来了。
    “既然是疫,虽可治也要严防,臣觉得大朝会可从简从速!”富弼认真地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狄青、张方平、吴育、欧阳修、梁适、曾公亮、王尧臣都纷纷附议。
    左有鼎皱着眉头,想了想,也只能道:“臣附议!”
    为了大朝会,左有鼎已忙了大半个月,他自然希望举办一场完美无缺的大朝会。
    但毕竟是疫情爆发,不得不防其扩散。
    就在这时。
    一名内侍快步走过来道:“官家,包学士有紧急要事求见!”
    “一个时辰前,他不是才来过吗?宣!”赵祯有些疑惑地说道。
    稍倾。
    包拯快步走进垂拱殿。
    当他看到两府三司的相公还有苏良都在这里时,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官家,开封府在城西和城北发现大量寒疫感染者,其中有上百人都是重症,此外,街头百姓已经开始疯抢治疗寒疾之药,臣认为寒疾已呈大范围扩散之态,开封府的官吏已然不够用,恐怕需要调派大量禁军维持秩序,另外需要将一些官衙临时改为病坊。”
    “竟……竟变得如此严重?”赵祯皱起眉头,想了想后看向两府三司众相公。
    “明日大朝会,从简从速完成,午宴取消。枢密院调遣禁军协同开封府处理此寒疫,务必迅速消灭此次寒疫!”
    这时。
    苏良站起身道:“官家,臣建议,大朝会后,所有京朝官都立即进入上衙状态,保障城内秩序,避免出现百姓内乱,也能有效防止一些达官贵人过度囤药!”
    “准!”赵祯道。
    ……
    入夜,大雪依旧未停。
    汴京城迎来了近十余年来最冷的一日。
    但凡外露之水,皆被冰冻。
    往昔,除夕之夜,甚是喧闹。
    但此刻因大雪和寒疫,许多人都呆在了屋内。
    一列列禁军士兵们在大相国寺门口、御街两侧、州桥下、南熏门外、汴河码头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支锅熬药。
    禁军们的效率,可是比开封府的衙役高出不止一倍。
    苏良回家时,天色已彻底黑了下来。
    他将手脚都仔细清洗一遍后,才提着医官院给他的七包风寒散,回到了家。
    风寒散,熬制成汤后,可预防寒疾。
    他一家五口,外加吉叔吉婶,一共七人。
    苏宅中,还有两个丫鬟,两个厨娘。但在腊月初,唐宛眉便放她们回家过年了。
    吉叔吉婶因天寒不愿归家,便选择在苏宅过年。
    苏良一入前厅,便看到前厅的桌子上足足放了有上百包药,上面的名字正是:风寒散。
    这时,唐宛眉笑着走了过来。
    “眉儿,你出去买药了?”苏良问道。
    “没有,这是国舅爷送的,他称这些药够咱家吃到大年初六了,到那时,若寒疫依然存在,他便再来送!”
    苏良无奈一笑,曹佾还真是挂念他。
    苏良举了举手里的七包风寒散,道:“咱家有我手里这七包就够了,这些我一会儿让吉叔送往开封府,刚才在禁中,我才向官家汇禀,禁止官员囤药,我明日还是监察此举,不能不以身作则,若官员们都囤药,那百姓恐怕有钱都买不来药了。”
    “嗯嗯,都听你的。”唐宛眉笑着道。
    唐宛眉甚识大体,在这种涉及家国的事情上,从来都是听苏良的。
    半个时辰后,大雪终于停了。
    唐泽、苏良、唐宛眉、苏子慕、苏沁一、吉叔吉婶围坐在火炉前,说说笑笑地吃起了年夜饭。
    但凡家里有一个孩童,都会非常热闹,更何况还有两个。
    饭毕。
    众人围坐在一起闲聊起来。
    近子时之时,众人纷纷都回屋休息了,只剩下唐泽和苏子慕这对非要熬到天亮的爷孙,坐在火炉前,下着围棋,准备坐等天亮。
    ……
    翌日,即皇祐六年,元月一日。
    四更天。
    苏良匆匆起床,坐马车前往了禁中。
    一路上,道路甚滑。
    积雪全都变成了冰层,在车辆的碾压下,越来越瓷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