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476章:君臣齐宠苏景明,荒野两部落夺草战

第0476章:君臣齐宠苏景明,荒野两部落夺草战

    五月十二日,近午时。
    汴京城,禁中,垂拱殿。
    一道来自西北的军情急报送到了赵祯的手中。
    这份急报,内含两份奏疏。
    其一来自苏良。
    是他所拟河湟劝降之策的整体内容。
    其二来自狄青。
    是关于苏良等二百余人已于五月初一深入河湟的具体情况汇报。
    赵祯看完后,面色铁青。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苏良那件“监察御史官袍”前,喃喃道:“这个苏景明,简直是不要命了,他不知自己对大宋有多重要吗?”
    “宣中书众相公,速来垂拱殿议事!”赵祯朝着一旁的内侍道。
    内侍立马朝着外面小跑而去。
    约一刻钟后。
    文彦博、富弼、张方平、吴育、欧阳修五人快步来到了垂拱殿。
    他们看过此军情急报后,也是颇感意外。
    西北拓边。
    原计划是武力拓边,招降为辅。
    朝廷采用“狄青为帅、苏良监军”这样的文武组合,本是因狄青容易冒进,而苏良稳重,计策较多。
    二人配合,行事会比较稳重。
    哪曾想。
    苏良却任性冒进,搞出一个出其不意。
    这招河湟劝降之策,令所有人都未曾想到。
    大家都知他是为了朝廷,为了减少伤亡,但此举过于冒险。
    张方平率先道:“官家,臣建议,立即命狄枢相将景明追回,河湟甚乱,孤军深入,实乃大忌,那片地方没有律法,真若出事,我们找凶手都非常难找!”
    文彦博无奈摇头。
    “景明深入河湟已有十二日,此时再下令,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景明的性子,大家应该也是知晓的,他若拗起来,谁都拦不住!”
    “那……就任由他如此这般未经朝廷同意,擅自行动?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吴育非常气愤地说道。
    “无论景明走了多远,此举都是擅自更改朝廷的拓边计划,必须立即叫停!”富弼也补充道。
    赵祯认可地点了点头。
    “追,必须追!吐蕃诸部本就野蛮,哪是能劝降的,立即下诏,告知狄青,让其倾尽全力追回苏良!”
    他们之所以情绪激动,绝大多数原因是因关心苏良的安危。
    苏良对大宋太重要了,而此举动又过于冒险了。
    稍有不慎,便会丧命。
    就在这时。
    一直都未曾开口的欧阳修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追之无用,不如下诏西北,告知狄枢相,朝廷同意此河湟劝降之策,并让其全力配合景明!”
    “你让朕同意?”赵祯瞪眼看向欧阳修。
    “待苏良归来,朕定要痛骂他一顿,本来以武力便可降伏河湟的吐蕃诸部,他非要发善心,擅作主张,不惜己命,还美其名曰为了大宋的名声,为了河湟的百姓,他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有多重要吗?”
    “此举,朕万万不可能同意!”赵祯无比气恼地说道。
    欧阳修再次拱手。
    “官家,诸位相公,你们是关心则乱啊!”
    “若这次带着二百多人深入河湟者只是一名普通武将,大家还会觉得此计策差劲吗?虽然成功概率不高,但实为良策,若能成功,远胜于武力降伏之效果。”
    “景明在奏疏中言,他行此策,一则为告诉所有羌人,大宋拓边,不是侵略,而是帮扶,此乃扬我大宋之名;二则为了减少杀戮,让羌族百姓感受到我大宋的诚意以及成为一名大宋之民的益处,此举有利于西北长久之稳固,我们得到的不是一片地方,还有这片地方的所有民心,这不是武力所能做到的。”
    “这一番缘由,意高而远,朝廷理应赞成!”
    听到此话,文彦博站了出来。
    “永叔,道理是没错,但你忽略了景明的价值。十年之后,我们都老了,谁能延续全宋变法的成果,谁能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团结起来,谁能继续辅佐官家,创我大宋的盛世风华?”
    “当下朝堂,唯有景明一人而已。在我眼中,西北拓边可不成,但景明绝对不可失!”
    文彦博毫不吝啬对苏良的夸赞。
    他丝毫不担心朝堂官员猜忌或担心苏良势大,危及皇权。
    苏良不贪权、无心高官厚禄,与所有人几乎都是君子之交,乃是所有人公认的。
    文彦博之言,也正是所有人,包括赵祯心中的想法。
    大家其实都有一点苏良依赖症,故而觉得苏良如此冒险,甚是不值得。
    这时。
    欧阳修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景明还是聪明呀,他就知官家和诸位相公不会同意此等冒险之策,所以他来了一招先行后奏!”
    “官家、诸位相公,首先,我仍觉得此策乃是良策,若能成,不但可稳河湟之民心,而且也能让燕云的百姓看到我们对百姓的尊重,对日后收复燕云,亦大有裨益。”
    “景明之举,虽然冒险,但我觉得我们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