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514章:大宋麦忙时!吃馍,喝凉水,啃咸菜疙瘩

第0514章:大宋麦忙时!吃馍,喝凉水,啃咸菜疙瘩

啊!”
    欧阳修扭脸一看。
    一旁的富弼、苏良、王尧臣三人已经弯着腰割起来了,他也连忙挥起镰刀。
    若排在最后,那是相当丢脸的一件事情。
    最初,官员们大多都很兴奋。
    因为此事很新奇。
    但不到半个时辰,便有人累得头晕眼花,娇嫩白皙的手上也都磨出了水泡。
    割麦甚累。
    尤其是在这样的烈日天气下。
    赵祯也是满头大汗,但看到旁边的三个孩子还弯着腰割麦,他自然不能停下。
    周边的官员也都看着他呢!
    而此刻,在一片麦田中。
    数名馆阁官员望着前方一个超过了他们近一倍的背影,一边擦着脸上的汗,一边骂道:“就他厉害,就他会割麦子,他这样岂不是显得咱们更加笨拙,包希仁还真是会安排!”
    馆阁官员骂了几句后,只好继续低头割麦。
    那个超了他们近一倍的背影,不是别人,正是王安石。
    当下的王安石,正是精壮之时。
    并且他甚喜农事。
    当年任齐州知州时,每到麦忙,他都是拿着镰刀就去地里了,与司马光还曾比赛过。
    论割麦,恐怕枢密使狄青来了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他简直是一骑绝尘。
    后面的馆阁官员一边骂他不通人情世故,一边埋头往前赶。
    将馆阁之臣与王安石同列,正是赵祯的主意。
    这些经常持笔伏案的馆阁官员,经常出病,且经常呈递一些不知民间疾苦的奏疏,乃是最应体验此番劳作的官员。
    至于国子监那群娇生惯养的学子们,则是由皇城司的士兵监督,他们绝对不敢偷懒。
    很快,日到午时。
    有吏员高声道:“午时到,休息半个时辰!”
    官员们听到此话,皆是长呼一口气。
    然后三三两两,扶着腰,回到田间地头的林荫下。
    有人靠在树上,有人躺在地上,有人去路边舀起刚打来的井水“吨吨吨”地就牛饮起来。
    有的拿着馒头,就着开封府提供的咸菜疙瘩就吃了起来。
    有的过于疲惫,直接就躺下睡了。
    这半个时辰,正是用于吃饭休息,之后,他们就要干到太阳落山了。
    众人痛并快乐着。
    此乃底层百姓的日常,他们不敢抱怨,也不应抱怨。
    一处树荫下。
    王尧臣看向大口大口喝着凉水的欧阳修,笑着道:“欧阳相公,在麦田半日,可有新诗问世?”
    欧阳修白了他一眼。
    “老夫都快累死了,脑子就像浆糊一般,心中全无诗意,全无诗意!”
    此话落后,苏良等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才是人间真实。
    馆阁的一些官员和国子监的一些学子最初也都抱着在麦田中写诗的想法。
    但真劳作起来,身体被掏空后,根本就没有精力写诗,也再也寻不到一丝诗意。
    ……
    天黑之后。
    不到半个时辰,除了一些过于笨拙者,官员们基本都完成了收割任务。
    然后双腿双手颤抖着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明日对大多数人而言,就像是一场噩梦。
    苏良与苏子慕回家后,迅速洗漱吃喝,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翌日,一切照旧。
    众官员们渐渐适应了一些,表现比昨日强了一大截。
    不过也有三名馆阁官员,不知是劳累过度中了暑,还是被表现太好的王安石气晕了过去,被田边的医官诊治了许久,才渐渐缓过劲来。
    ……
    五日后,近黄昏,
    君臣割麦之行,宣告结束。
    众官员的脸上满是土尘,但甚是兴奋,苦日子终于熬到头儿了。
    与此同时。
    赵祯命人在田边蒸了许多馒头,意在田边吃完馒头,作为此番体验的终结。
    这些馒头都是今年新麦所制,麦香浓郁,甚是可口。
    众人也都饿了。
    赵祯坐在地头,一边驱赶着蚊子,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馒头。
    做过体力活儿,吃饭尤香。
    他就着咸菜疙瘩,一口气吃了四个,并喝了三大碗井水。
    大皇子赵暽、二皇子赵晗、苏子慕三人,坐在田间地头,脸上满是灰尘,唯有手是干净的。
    三人一手拿着一个大馒头,一手拿着一个咸菜疙瘩,手边放着水壶,吃得津津有味。
    此番经历,足够让他们铭记一辈子。
    最后,赵祯还告知中书,每年麦忙之时,朝廷都要举行此类活动,地方官员也应效仿,无偿为百姓劳作。
    此等活动,不但省钱,而且意义非凡,值得年年举行,让官员知民间疾苦,知种粮之不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