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道:“为了避免一些人除了专业性知识,其他一窍不通的情况,可以增设一门普科,考试内容可以为公共基础知识。这样也起了一道保险,起码确保了这些人的基本素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听了杨宪的话,朱标眼前一亮。
不过随即又将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这样一来整个科举涉及面太广,工作量实在是太大。
杨宪又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科举没必要和之前一样三年一次,可以每年一次,但每年无需所有科都进行招考。当年朝廷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或是有官员空缺了,再进行招考就是了。”
这已经是杨宪能够给出的最好的方案了。
朱标在心里仔细一琢磨,眼睛立马亮了起来,赞叹道:“不愧是杨卿,总是能够想到好法子。”
“殿下,不要笑的太早了。”杨宪看朱标如此开心的样子,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科举如此改革,必将遭到天下儒生的强烈反扑。”
听了杨宪的话,朱标果然冷静了下来。
身为当代大儒宋濂的学生,对于自己这个老师的脾气,朱标再清楚不过。
如果真的推行这样的科举改革,他已经可以想象到时候他的老师会说什么话了。
朱标越想,脸色越白。
这改革的阻力之大,简直难以想象,一不小心或许就要捅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