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

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

    第16章要致富,先修路!
    看着府库堆满了白花花的雪花银。
    足有数十万两之多!
    杨宪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一场盐价风波,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于京城一众勋贵的凄惨下场,杨宪心中没有一丝同情,这一切完全是他们自找的,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如今有钱了,终于可以动手做些事情了。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
    而要致富,先修路!
    新手七月福利宝箱中,开出的第二样东西就是沥青。
    沥青这玩意儿,其实古时候就有。
    只是真正将其用于修路,还要等到近现代。
    北宋曾公亮所撰的《武经总要》中提到沥青,是用于制造火药的原料。明末夏允彝编纂的《幸存录》中也提过沥青,是魏忠贤用以实施酷刑的工具。
    “即命取沥青浇其遍体,用椎敲之。未几,举体皆脱,其皮壳俨若一人。”
    就是不知道如今洪武时期,剥皮是不是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从系统中取出来的沥青,这段时间,杨宪已经偷偷分批存放进之前让人建好的几座工坊之内。
    没人问则罢。
    如有人问起,则是可以继续推到从神秘的海外商人身上。
    现在刚开始起步,杨宪准备将修路的范围限制在扬州城,先把府城的路修好,正好给整个扬州府打个样。
    有钱就好办事。
    如今正好不是农忙的时候,距离秋收还有一个多月时间。
    杨宪直接在城中征召了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开始着手准备。
    这中间很多工作,鲁明义都有参与,甚至一些工作就是由他直接负责的。
    对于杨宪想要做的事情,鲁明义自然清楚。
    “杨大人,这是要修路?”鲁明义开口问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人和商品的流动都会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带来赚钱的机会。如今扬州城只是试点,下一步将会推广到整个扬州府。”
    “当然了,百姓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方便、更好。毕竟如今这路,一有车马经过,就尘土飞扬,一到雨天,又变得泥泞不堪。”
    杨大人果然时刻都在心系百姓。
    鲁明义心中无比感动。
    这时候修路用的材料是土木石。
    土用的是熟土,就是把铺路用的黄土用火炒一遍,这样不会有虫或草,保证了土的质量,讲究一些的,修路的时候,会让工匠在路基上加入石灰,然后将熟土以一定比例混进盐碱土中,最后再夯实路面。
    因此对于杨宪准备这么多沥青,他感到非常的不解。
    沥青鲁明义当然认识,可他实在无法将沥青与修路联系在一起。
    杨宪将存放在库房的沥青,全部装桶,然后让人用马车将其运送到指定地点,首先要修的路便是纵贯扬州城南北的这条主干道。
    无论是搭桥还是修路,在这个时代可都是大工程。
    一般来说,这些活均是由官府牵头组织,也就有了所谓的官道。当然了一些富商、乡绅,偶尔也会发发善心,出钱修路,不过像这种情况修的路都极其短。
    毕竟修路所耗费的钱可不少。
    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了的。
    <divclass="contentadv">对于这些富商、乡绅们,他们要的反正只是名声,意思意思也就得了。
    因此公共基础建设,离不开朝廷。
    从扬州城那破败不堪的府衙,便可以想象到扬州城的道路了。
    连代表官府颜面的衙门,都破成这样,还能指望有人修路吗。
    是靠前元的官员,还是靠那些干一票就跑所谓反抗义军。
    如今扬州道路是年久失修,先别谈那些巷弄小道,就连主干道都坑坑洼洼,残破不堪,一看看过去,根本不忍直视。
    马车车轮陷入坑里老半天才出来的事情,时有发生。
    大风天尘土飞扬,每逢下雨天又泥泞难行。
    这一切杨宪都看在眼里,老早就有修路的打算了。
    而扬州城的百姓们则是苦此事久已,现在听到杨宪要修路,无不是纷纷叫好。
    一大早百姓们便是自发聚集过来围观。
    一开始修路的过程还是十分正常的,杨宪先是让人用熟土将地面铺平,然后夯实。
    接下来,等到那些装满沥青的马车拉出来后,百姓们就开始看不懂了。
    沥青修路,这还是盘古开天地第一遭。
    杨宪自然坐镇现场。
    由于条件所限,自然无法做到像现代修公路的程度。
    整个修路过程,杨宪都做了简化。
    一应工具,能够替代就替代,实在是找不到替代物的,杨宪便是用功绩点从系统中兑换出来。
    其中就有装沥青的特制铁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