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儿

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儿

    第118章不愧是我的好大儿
    “大哥,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事关咱们大明未来是否江山永固!”
    朱樉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给朱标听得那个是一愣一愣的。
    啥玩意儿啊,大明江山都给整出来了。
    那还不得好好听听啊。
    不过朱标寻思着自己这个弟弟以前也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啊,除了在京城修沥青路之外。
    原本朱标还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可当朱樉将在扬州时杨宪和他说的那一番话,又是原封不动和他讲了一遍之后。
    朱标彻底震惊了。
    要是真的把这轨道列车造出来,并且将车轨铺设全国各地,那么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将大大加强。
    “这些都是杨卿和你说的?”
    “这世上除了杨宪,还有谁能想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朱樉开口道。
    杨卿果然就该成为咱大明的国师!
    朱标双眼炽热。
    “大哥,这么晚了,你要去哪?”见朱标起身,朱樉开口道。
    “去见父皇,讲一件事关咱们大明未来是否能够江山永固的大事。”
    朱标头也不回地往屋外走去,天上悬挂着一轮望月。
    今晚某些人注定,又将要独守闺房了。
    扬州。
    李进其实很早便是听说了杨宪的才名,刘伯温的高徒,自身也是翰林出身。
    可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李进发现,杨宪平日里一举一动间,全然不以读书人这个身份自居,对于儒家在意的礼几乎无视,每日里在意的,反而都是些古古怪怪的地方。
    扬州国立小学里,那个负责教国学的先生。
    也不知道杨宪是从哪里找来的,上起课来,几乎大半时间都是在和学生们讲各种故事。
    与其说是读书人,反而更像是个说书先生。
    李进一问,对方就说他是完全按照杨大人给的课纲完成教学任务。
    李进现在除了学校的行政管理外,兼着教学算学课。
    可他在上课第一天,就出了糗。
    学生们写的那些字符,他压根就没有见过。
    这第一堂课,反而成了学生们在教老师。
    好在李进聪慧,再加上有着深厚的算学功底,很快便是领悟了这个所谓阿拉伯数字的诀窍。
    他拿起一本学生的课本,翻看了几页,是越看越心惊。
    能够写出这样课纲的人,在李进看来简直是天才。
    其在算学上做出的伟大贡献,丝毫不亚于那些写出《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算经》的哲人先贤。
    李进彻底收起了最后那一丝,所谓的读书人的高傲,开始彻底投入到扬州国立小学的工作当中。
    朱元璋做事情向来都是雷厉风行的。
    在得到朱标和朱樉汇报的第二天,便决定大力支持京扬轨道列车的建设。
    按照杨宪的规划,每百里路设一个站点,扬州到京城一共设八个站点。
    每站都修有20米长站台,12间站房,备有马厩、马匹、饲料、水井等,还配有负责车辆、轨道维修和装卸人员。
    同时每个站点还需要配一个日常负责巡视车轨是否完好的哨兵。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divss="contentadv">这边轨道列车制造如火如荼进行。
    另一边,大明建国后第一次恩科,也终于要到来了。
    负责此次出题的人是太子朱标。
    对于要出什么考题,朱标十分纠结,经过前些日子杨宪的那一番教导后,他很清楚,想要选拔出真正实干之才,就不能和以前一样从既定的四书五经里面选题,肯定要来点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方能考察出所选之人是否真的拥有经世致用之才学。
    经过这一两年时间与杨宪接触,尤其是之前亲身经历过那次救灾之后,朱标心中无比清楚只知道死读书的读书人,救不了大明。
    朱标不求再选出来一个杨宪。
    他只要求此次恩科选拔出来的人才拥有杨宪十之二三才干,他就心满意足了。
    按照之前杨宪给的科举改革规划,这第一届,选拔的是综合性人才。
    出的考题,是策论。
    之后便开始采用杨宪定下的“量才而用,专业取士”的原则,提前半年公布下一次恩科所要选拔的人才与考核的内容范围。
    因此此次恩科,作为科举改革的第一届,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标要通过这次科举向世人宣告,大明科举将迈入历史的新篇章。
    为子孙后代开辟一个更有实际作用的务实学风。
    不拘一格降人才!
    “如果是杨卿的话,他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呢?”朱标不由得开始代入杨宪。
    于此同时他脑海中想起了杨宪的一句话,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招什么样的人才。
    朱标灵光一闪,下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