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186章 大捷!(4k)

第186章 大捷!(4k)

月悯虽为正妃,却并没有得到朱樉的宠爱。
    而朱樉宠爱的邓氏偏又是一个刻薄、恶毒的女人,在她的撺掇下。
    正妃王月悯处于别所,每日以敝器送饭与食。饮食等物,时新果木,皆非洁静,有同幽囚!
    朱樉死后,王月悯最后还要殉葬。
    这才结束她悲苦的一生。
    如今这个时空,王月悯的人生轨迹因为杨宪,显然已经彻底改变。
    “这个时间点你平日里不都在太和殿批阅奏章吗,怎么就跑回来了。”马皇后开口笑道。
    “差点把正事给忘了。”朱元璋收回思绪,将手中的军报递了过去。“北边的军报。”
    听到北边军报,马皇后立马伸手拿过军报。
    “是有老四的消息吗?”
    “来来,往后看。”看着马皇后焦急的神情,朱元璋乐了,伸手一边指着,一边开口道。“还得往后,这儿!”
    <divss="contentadv">“老四没事就好。”马皇后脸上露出笑意,开口道。
    “老四领兵杀敌五千,而且还将王保保麾下猛将乃儿不花也给斩首了,这次北伐首功就他立下的,不愧是咱的种!”朱元璋点了点头,开口道。
    战场上斩首记功,最出名的两个朝代,一是秦朝,二就是明朝。
    秦朝主要是以战场斩首数评定军功的,而且斩首数的用处并不止于晋升,它还能为亲属赎身,为自己免罪以及其他等等功用,简直是神器,出于对于军功的渴望,使得秦国军队战斗力相当的强悍。
    而另一个以斩首数论军功的朝代,就是大明了。
    明初的时候,不像中后期,由于动不动就会有大规模出境作战的情况发生,因此衡量军功的标准,是战功和首功均衡来看。
    其中的首功就是指斩首的数目,首级数量当然能最直观地衡量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
    明初之所以并没有完全唯首功论,而是军功与首功并行,是因为斩首记功也有其缺陷。
    其一是耽误进攻,其二是导致争功。
    其三是冒功。首级如此重要,那么大军出征时,顺便杀几个百姓,抢几颗首级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出塞作战,蒙古骑兵来去不定,很难被围堵,但后方的老弱妇孺转移没有那么快,这就是所谓的“烧荒”。
    当然无论如何说,首功都是最为直接有力的证据。
    并且首级的价钱还不一样,一共分为四等,价值最高的首级名为北虏,就是指蒙古部落,第二等的首级名为辽东女直,是指女真部落,第三等首级是西南蛮族之首,第四等首级则是内地的反贼。
    因此,朱棣这功确实大。
    大到,足以让朝堂上原本那些反对的声音,闭上嘴巴。
    另一边,漠北草原上。
    战争还在继续。
    只是如今,已然攻守易形。
    原本每日在北平城外晃荡的那些草原骑兵早就不见踪影。
    如今正好相反,朱棣几乎每日都带着神机营的兄弟出去找蒙古鞑子干架。
    这一日朱棣,又是打了一个漂亮的战斗,歼灭了一小股游骑兵。
    只是如今蒙古骑兵,在战场上见识过几次洪武步枪的威力后,如今也学乖了。
    不会再像一开始一样,一股脑儿,直接冲过来,见势不妙也会直接就跑。
    当然,仅仅只是搞明白这一点,他们已经付出了说不清的草原士兵的性命。
    朱棣有些无聊地拍打着手中的洪武步枪:“这仗打的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看着眼前这小股蒙古游骑兵,在见到他们,i就像是兔子见到狼一样,开始疯狂逃窜。
    这蒙古人,好像也没有父皇他们传得那么厉害。
    朱棣心中一度产生这样的错觉。
    他正想着,今天是否直接一鼓作气,直接去歼灭一支王保保的主力部队时。
    身后忽然响起了擂鼓声。
    这是收兵的声音。
    朱棣看着前方逃窜,马上就要消失在自己视线中的蒙古游骑兵,回头看了一眼己方大军方向,再不情愿,也只能收兵。
    在大事上朱棣还是拎得清的,并没有让急于立功的心思直接战胜理智。
    而这次杨宪也终于从北平城出来了。
    他带着大军,就在朱棣他们身后。
    朱棣调转马头,带着部队,回去和主力部队会合,而他自己也是走上高坡,来到了杨宪身旁,一见面便开口道:“大帅,方才那一百余蒙古游骑兵,你为什么不让我继续追了。”
    杨宪放下手中兽纹黄铜管,抬头看了朱棣一眼,开口道:“后面有埋伏。”
    “埋伏?大帅又是如何断定?”朱棣疑惑道。
    他并没有察觉到前头有埋伏。
    在朱棣看来,方才与那队蒙古游骑的突然遭遇,是一件偶然事件,因为这些日子,这样的情况他已经遇到过很多次。
    朱棣他也并没有遇到过杨宪说的埋伏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