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198章 父与子(4k)

第198章 父与子(4k)

宪看着朱标,开口笑道:“殿下是担心这样一来朝廷会失了颜面?”
    朱标点了点头。
    杨宪接着开口问道:“殿下,你觉得朝廷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百姓们日子过得更好吗?”
    “那是自然。”朱标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回答道。
    下一刻,朱标忽然想到了什么,抬起头看着杨宪,郑重行了一个师生礼。
    他已经听出了杨宪想要告诉他的道理。
    是啊,既然如此,别人怎么看朝廷重要吗,只要百姓们过得好不就可以了吗。
    究竟是朝廷所谓的脸面重要,还是百姓们切切实实的生活更加重要。
    这个问题,对于朱标来说,很好选择。
    对于这个能够讲出“让百官哭,总好过让百姓苦”的千古第一太子来说,百姓始终是在首位。
    既然是借钱,那么自然是向有钱人借。
    在大明谁最有钱,自然是那些商人,那些朱元璋最看不起的商人。
    朱标开口问道:“杨卿,是打算让朝廷宪那些商人借吗?”
    然而这样一来,在朱标看来,又衍生出了新的问题。
    “杨卿,万一将来这些借钱给朝廷的商人们,借着这件事,有恃无恐,该怎么办?”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以如今的税收情况,自然能够还上,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可万一,我说万一,出了什么变故,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还不上怎么办。”
    听了朱标的话,杨宪笑了。
    “殿下是担心这些商人会以此要挟朝廷,甚至乱政?”
    “有人敢伸这个手,直接砍了就是了。生意是生意,政治是政治。而且在他们借钱给朝廷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与朝廷绑在一起了,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巴不得朝廷越来越好,更加不会作妖。”
    “况且这世上哪有这么不知死活的商人,买朝廷国债,而且是如今国力蒸蒸日上的大明国债,可以说是一件包赚不赔的买卖。这样的好事,如果还有人不想体面的话,咱就只能帮他们体面了。”
    <divss="contentadv">听了杨宪的解释,朱标终于放下了心。
    他开口笑道:“杨卿既然这么说了,那么一定是已经有合适的对象了。”
    杨宪开口道:“确实是有一个人,这个人想必殿下也听过。”
    “谁?”
    “沈万三!”
    沈万三确实是最佳的选择。
    第一,沈万三有钱。如果说在大明洪武年间,有一户人家比老朱家还有钱,那必然便是沈家。就拿最近琉璃生意来说,江南沈家就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以后,还要多出一个杨家。
    第二,沈万三懂事。杨宪与沈万三打过交道,知道他是一个极其懂分寸的老人。大家都体面,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明记商行,如果砸锅卖铁的话,也能凑出个五六百万两白银。
    要是再加上扬州银库的钱,倒是也能补上造船这个窟窿。
    只是这些钱,杨宪都还有用。
    而这笔钱借给朝廷,短期之内,朝廷方面显然是不会还的。
    因此还是苦一苦狗大户沈万三吧。
    事实上,这对于沈万三来说还是一件好事。
    借了这笔钱给朝廷后,他反而会更加安心一些。
    朱标回京后,劝说朱元璋成功。
    然后直接让人给身处苏州的沈万三下了旨意,要其上京进宫面圣。
    像借钱这种事,自然不会在旨意里写明白。
    因此在接到这份圣旨后,整个沈家都被恐慌所笼罩。
    要知道在元末群雄割鹿时,他们沈家是曾经资助过朱元璋的死对头,当时沈万三也没有办法。
    军阀混战时期,像他这样的大商人,就是一块大肥肉。
    他为了保全沈家,只能选择花钱。
    可无论如何,资助了张士诚是事实。因此在朱元璋取得天下,大民建国后,他们沈家就变得格外低调。
    没曾想到还是被盯上了。
    沈家大堂上。
    沈茂开口问道:“父亲,现在该怎么办?”
    不仅是沈茂,大堂上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坐在主座上,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人正是沈万三。
    沈万三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以及那些侄子、外甥们,看着他们脸上那连藏都藏不住的惊恐神情。
    心里有些失望。
    这么多年还是如此。
    沈万三早早放权,就是为了培养这些沈家的后辈子侄。
    可如今看来,终究还是没能成材。
    沈万三心中轻叹了一口气。
    一个人行不行,只有在遇到事了才能看出来。
    每逢大事要有静气,如今事情都还没确定,这些人就已经慌成这样,能有什么出息。
    平日里对那些下人、长工,颐指气使。
    等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了,却是畏畏缩缩,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