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若不信你,也就不会对你抱这么大期望了。”
“记住,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挖黄土,只要你始终牢记这两句话,别的我不敢说,至少也能保你个善终。”
红薯尚未传入中土,若说卖红薯汤信怕是要听得一脸懵逼,李天心只好改一改。
汤信拜服道:“好一个‘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挖黄土’,此言当为我一生之座右铭。”
“走上这条路,汤信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能得一个善终,已是我莫大的福分,多谢侯爷。”
……
从知县衙门离开后,李天心回到家取出二百万两银票,又去了一趟汾阳北郊的仁义山庄。
他将二百万两银票交给冷大,把汤信的事托付给他,让他为汤信的晋升铺路。
同时让他在江湖中,物色几个人品不错的高手,作为汤信家的门客,专司保护他的安全。
冷大在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自是毫无异议,将这件事揽了下来。
朱富贵和李天心父子,作为仁义山庄背后的大金主,如今有了王侯的身份,在官府这边的影响力,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所以这点事对冷大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又不是完全只凭自在王和逍遥侯的面子办事,而是上赶着去送钱。
一般人没有门路,拿着钱都不知道往哪送,仁义山庄的后台是朱富贵和李天心,加上仁义山庄本身的江湖地位,那就是条条大道通京师。
既然门路没问题,剩下的事就好办了,也许有人会不给两个闲散王侯面子,可没人会不给白花花的银子面子。
李天心用最快的速度,将所有事安排妥当,如此便能尽快启程南下。
下午申时五刻,东奔西跑忙活半天的李天心,终于回到朱府。
结果刚进自己的院子,见到一帮亲友,沈浪、熊猫儿、王怜花、马昭明、徐若愚等一帮人,就纷纷凑上前来,乐呵呵的对他抱拳连道“恭喜”。
李天心满脸莫名其妙,好笑的道:“你们什么毛病?无缘无故的恭什么喜?”
熊猫儿身旁的百灵笑道:“可不是无缘无故,你出去这一个时辰间,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天心诧异的道:“发生了大事?什么大事?”
沈浪笑吟吟的道:“你要当爹了够不够大?”
李天心愣了一愣,随后双目暴亮,霍然扭头望向坐在石桌旁,满脸娇羞的白飞飞,大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