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酋长看着李天心的动作,稍稍花了些时间才理解,当下对原住民们挥挥手,让他们散去。
他自己也往自己的屋子行去,只是吩咐自己的儿子跟着李天心他们,听候神人的吩咐。
李天心带着众人走到玉米地旁,便见玉米杆上已经长出一个个小小的玉米棒,头上是白色的嫩玉米须。
白飞飞看着地里的农作物,对李天心道:“天心,这东西看上去有些像是高粱,但又好像有些不一样。”
李天心点点头,道:“这的确跟高粱是类似的粮食,既能作为主食,也能用来酿酒,但它并不是高粱。”
“高粱在古代被称为‘蜀黍’,而此物却是名唤‘玉黍’,俗名玉米、苞米、苞谷等,乃是上古炎帝神农氏所发现。”
“只是不知为何,玉黍没能在中土流传下来,我也只在古籍中见过。”
李天心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因为只有这样说,才能解释他为何会知道这些前所未见的东西。
众人却丝毫没有怀疑,因为实在是李天心说得太有鼻子有眼,加上他一直以来的言之有物,出言无虚,他们更没有怀疑的理由。
他们当然也不会去刨根问底,非要问清楚他是在哪本古籍中看到的,没那个必要。
<divss="contentadv">李天心在玉米地旁蹲下身,看向玉米杆之间空隙中的花生。
他见植株上已经没有花,便知道这花生基本上已接近于成熟。
因为所谓落花生,花落之后,花生米便将长成。
李天心直接握住一株花生植株,将之拔了出来,运巧劲一抖,根部的泥土便被抖落,现出根部密密麻麻的花生。
他在沈浪白飞飞等人好奇的目光中,从根部摘下一颗花生,直接剥开外壳,露出里面粉红的花生米。
他摘出花生米丢进口中,生花生那清脆香甜的口感,立时充斥在口腔,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哪怕是前世,他也很少吃到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花生,如今更是久违了数十年。
他摘下另一颗,递到白飞飞嘴边笑道:“试试,味道十分不错。”
白飞飞没有迟疑,张口便将那颗花生米含进口中,咀嚼之后只觉一股清香的口感在口中化开。
“天心,这是什么东西?”
李天心抓下一把花生,分给众人品尝,一边解说道:“此物名唤花生米,又叫落花生,因花落生米而得名。”
“此物同样已在中土绝迹,想不到竟会在这里见到。”
说完他又指向不远处,另外一块地里的土豆,沉声道:“最厉害的要数此物。”
“此物名唤马铃薯,俗称土豆,不仅味道鲜美,宜菜宜粮,最重要的是其不挑地,且产量惊人。”
“若是沃地,可亩产数千斤,即便是贫地,亩产也不会低于千斤,一年还能种三轮,还有玉黍也是,亩产通常在一千到两千斤之间。”
“我这次出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找到这些高产粮食,天佑大明,终究是让我找着了。”
听完李天心的话,沈浪等人不由惊叹不已,如今大明的各种粮食,平均亩产在三百到四百斤。
亩产千斤的粮食,已是令他们叹为观止,亩产数千斤,简直闻所未闻。
沈浪感慨道:“也只有这近似中土上古时代的地方,才能将上古时代的物种保存得如此完整,确实是天佑大明啊。”
熊猫儿激动的道:“有了这些高产粮食,大明再无饥荒之虞,老百姓才算是真正能安居乐业了。”
李天心微笑颔首,转身道:“走吧,土人家中应该有这些粮食,一会儿让兄弟们去附近打打猎,用猎物跟土人们换一些粮食,我让你们先尝尝味道。”
……
只片刻之间,在原住民部落下游位置,便出现一片横平竖直,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褐色平顶帐篷。
这是明军将士的旗帐,即一个小旗所住的帐篷。
这些帐篷都是4x5的尺寸,有20平米的空间,一半用来设置十人睡觉的大通铺,一半用来放置物资装备。
每一顶帐篷之间互相间隔一米五,边缘挖有排水沟。
原住民们对神人们的一切都十分好奇,在将士们搭帐篷时,纷纷前往围观,甚至还有人主动上前帮忙。
原本按纪律,明军将士是不会允许外人插手的,但为了与原住民搞好关系,李天心下令他们无须拒绝原住民的帮忙。
不过太复杂的事原住民也干不来,他们便将工兵锹交给原住民,请他们照着样板,挖掘排水沟、火坑、厕所、地窖等只需出力气的活。
而在干完活后,他们也不让原住民白干,他们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压缩干粮,作为报酬送给原住民。
原本原住民都只是义务帮忙,压根没想过获得报酬,这可算是意外之喜。
而此举也在原住民心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