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江湖春秋江湖月 > 第63章 蜀山剑林!

第63章 蜀山剑林!

    蜀山派屹立于蜀山之上,已不知传承了多少年。
    自七国之乱开始之前,蜀山派便存在于世。其时天下动荡,江湖风起云涌,各大门派之间明争暗斗。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各大门派便寻找强大的诸侯,以此来发展自己的门派。
    而当时诸侯逐鹿中原,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各诸侯国也极力拉拢天下名门大派,以求在常年的战争中增强自己的实力,削弱对手的实力。
    而就在这一片纷争与诸侯争霸的时代,一个名为蜀山派的门派于乱世之中崛起,门内弟子十数万人,门内高手更是数不胜数。其势力扩张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七国之乱中期,蜀山派在当时秦国国君秦穆公的极力扶持之下,终于进入了时代的中心,与当时的其余八大门派合并称为“正道九门”。
    蜀山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周。
    东周前期,蜀山第一任掌门与其余八大门派掌门人于华山论剑,九方势力的掌门人各显其能,为争那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头。
    那一战,蜀山第一任掌门技压群雄,与当世几位大宗师分庭相抗,震惊天下!
    此后,天下便承认了蜀山这后起之秀,蜀山派从而奠定了在江湖上的地位。
    与其余八大门派相比,蜀山派虽说开宗立派的时间较短,但是其底蕴依旧不可小觑。
    前有天下第一的蜀山开派祖师,后有各任蜀山派掌门人励精图治,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蜀山派的地位愈加稳固。
    如今的掌门人张六公,是蜀山第一百七十二任掌门,一手蜀山剑法使的是出神入化,他本人更是当世为数不多的大宗师之一,在江湖上颇负盛名。
    蜀山上著名的景物颇多,但令世人熟知的景物,可不多。
    天下闻名的,有蜀山祖祠,天剑峰,剑林这三大奇景。
    其中,最受人欢迎,也是最有看头的一处奇景,便是蜀山剑林!
    剑林方圆十数里,是一片庞大的竹林。其中,竹林的一些特定区域,会留下一些古老石碑,石碑上剑痕纵横,一道道剑意保留在石碑之中,恒古长存。
    剑林中的竹子并不是传统上的青绿色,而是底部呈暗紫色,中间几节为淡绿色的竹子。
    竹林成片,看上去甚是养眼。
    站在剑林外,苏云笙和子瞻长吸一口气,两人相视一眼,看到彼此眼中的赞叹。
    微眯着双眼,苏云笙喃喃道∶“这便是剑林么?果真是不负盛名,令人心神震撼啊……”
    此前他便知道,蜀山有一处奇地名为剑林。不过这剑林之中有些什么,他却是不甚了解。
    如今亲眼见到这所谓的剑林,倒与自己想象中的略有不同。
    剑林剑林,听起名字,像是由数千乃至数万柄剑所构成。可是面前的分明是竹林,而剑林这个名字如何而来,苏云笙和子瞻心中也很是不解。
    “此处之所以叫剑林,是因为林中,有我蜀山各个时代剑道宗师留存的剑意。”
    “林中有剑意,因此称之为剑林。”
    “云笙兄,子瞻兄。”
    陆元凤看苏云笙和子瞻二人面带疑惑,也不惊讶,便笑道∶“蜀山剑林,乃是由一片巨大的竹林所构成。”
    “说起这剑林的由来,这便不得不说起我们蜀山的开派祖师∶张天师了。”
    一同走入剑林,陆元凤笑吟吟道∶“张祖师创立蜀山派第九年,于仙剑峰开辟剑林,并亲手打造了蜀山的第一块剑碑,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剑意。”
    “这剑碑不知用何材料制作而成,仿佛专门为剑意而生。若是有人在上面留下了剑意,那么此剑意万古不变,碑在,则剑意在!”
    看出苏云笙和子瞻眼中的疑惑,陆元凤便给他们简单说了说。
    听陆元凤解释了一番,苏云笙和子瞻这才明白这剑林,为何叫做剑林了。
    “这么神奇吗?”
    深入竹林,沿着小路一直向前。林中并无鸟兽,十分幽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云笙和子瞻心中愈发好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一处空旷的地方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
    这是一处约为十丈长宽的空地,空地的中央,则是一块高约八尺,宽约三尺的青色石碑。
    “这,便是陆兄所说的剑碑么?”
    看到此碑的第一眼,苏云笙和子瞻便被这块石碑深深的吸引。
    青色的石碑上光滑如镜,站立在石碑前,人的容貌看的清清楚楚。
    石碑的中央,则是一道剑痕,一道狭长的剑痕!
    这道剑痕深入石碑几寸,但仅凭苏云笙和子瞻的境界,看不出这道剑痕是由人发出的剑气劈在石碑上,形成的一道剑痕。
    这根本就不像是后天形成的,看其与石碑的融洽,似乎自石碑形成之初,这道剑痕便出现在石碑之上!
    “嘶……”
    苏云笙和子瞻双双倒吸了一口凉气,从这道剑痕来看,留下此剑痕之人,其必然在剑道上臻至化境,剑法通神!
    “云笙兄,子瞻兄。”
    正当苏云笙和子瞻沉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