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让孔艽认清了现实,心里的那股热乎劲也淡了。
从那云纹白玉石碑上获得的总共五点机缘值,也没有让孔艽感觉自己有哪儿不同。
修炼的第一境界名为养轮,温养灵轮,以聚灵纳气。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适才继续说道:“师兄这里有一道机缘,需要用上你的寒息术,不知道孔艽师弟有没有兴趣和师兄一起取来。”
从他说话那随意的语气,就可以看出,他和孔艽的关系了。
孔艽眉毛一挑,上官雨舟生平两大爱好,比剑、读书。
“再等一年吧!再等不到机缘,我可就真不能在这杂书楼待着了。”孔艽咬了咬牙,放下了手中话本,给自己限定了期限。
三灵窍几乎可以算是天赋优秀了。
‘已获得杂书楼职务,机缘值+2’
只有极少拥有修炼资质的人,能剩下少数灵窍。
说来也怪,整个苍梧派修炼《降霜养轮经》的人也不少,只有孔艽修炼这部功法有奇效。
如果没有意外,他也会是第一个进入内门的人。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已加入苍梧派,机缘值+1’
他和孔艽同期入门,而今已经是养轮四境,也是那一批弟子中,第一个突破四境的天才。
已然想通一切因果的孔艽并没有让上官雨舟等太久,抬起头来朝着满脸期待的上官雨舟微微一笑:“既然是上官师兄开口,师弟自然义不容辞。”
然后从他选修养轮境界的经文《降霜养轮经》
倘若不是孔艽进入苍梧派,就不可能修炼到《降霜养轮经》。
孔艽当然不会否认,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毕竟他们吐纳天地灵气,全部要通过灵窍,灵窍越多,吐纳灵气的速度就越快。
雾气拳头大小通体灰色,如同云雾般翻滚着,偶尔透露出些许浓稠黑色。
其实以孔艽只通了两个灵窍的天赋,能在两年达到三小境,确实是《降霜养轮经》的功劳。
或许唯一的改变就是,孔艽自己头顶上那团雾气,从灰蒙蒙的颜色,变成了灰中带点些许的白。
俯身在桌案上,以刻意压低了的嗓音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孔艽师弟修炼的《降霜养轮经》里,有一道术名为寒息。”
“那么一点点,好像并不足以改变我的运数。”孔艽想道这里,牵动着嘴角自嘲一笑。
也不知道是这部功法高度契合孔艽身体灵窍的原因,还是云纹碑的加持。
汉子显然不是第一次来借阅了,将那本羊皮古卷塞入怀里后,慎重的从怀里掏出一枚拇指大小通体乳白中带着些许黄色斑纹的晶石放到桌案上。
孔艽唠唠叨叨的声音在脑子里回响。
整整两年,孔艽已经升起了放弃的心思。
五灵窍直接进入内门,为仙苗。
六灵窍之上的,孔艽就没听说过,起码在苍梧派没听说过哪个天才是六灵窍的。
‘已选修《降霜养轮经》,机缘值+2’
那点白气不认真看还真看不出来。
而上官雨舟则觉得孔艽谈吐风趣、聪慧、知进退。
就这么呆呆了半晌,孔艽又倏然闭目。
身体拥有的灵窍数量,关系着修炼者的天赋。
说罢孔艽提笔,在账目上记录下汉子的名字、借阅的书籍。
养轮经只是最基础的功法,并没有太大的高低之分。
于是乎,他又怀疑是不是机遇藏在这个杂书楼。
只有孔艽一人达到了养轮三境。
直到汉子的背影快要消失在大门口。
孔艽,几乎都要以为自己快要一飞冲天,成为书中那种不世天才了。
那么以他的天赋资质,恐怕真的会像那个种灵田的牧师兄一样,在苍梧派老老实实种田。
毕竟这世界,实力才是硬道理。
“芸芸众生皆是混沌,唯有头顶三寸白雾者有机缘际遇。这个牧师兄都在宗门种了二十多年灵谷了,活脱脱的芸芸众生中挣扎的苦命人一个啊。”
孔艽凭借在杂书楼被外门务事克扣了大半的酬劳,根本不可能快速提升实力。
“又灰中带黑,他近期怕不是遇到了难处,又借《灵谷杂灶论》,八成是灵田出了问题。”
两年前,孔艽刚刚穿越到这修仙世界,就被这意识深处的云纹白玉碑指引着加入了苍梧派。
直到他整整窝在这死气沉沉的外门杂书楼里两年。
上官雨舟酷爱读一些前人留下的游记,而那些东西都收藏在杂书楼。
那蒙蒙一片,胜似白雪的雾气,象征着这人拥有着远超常人的机缘际遇。
孔艽不用剑,上官雨舟肯定不是来找自己比剑的,又不是借书。
正在孔艽谋算着将来的修炼道路时。
孔艽明白了云纹碑指引自己来到这杂书楼的真正目的,可能就是为了等上官雨舟的邀请。
丹药、道法、法器,哪一样不需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