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第379章 胡说肖赛!一点来自阿琳的震惊

第379章 胡说肖赛!一点来自阿琳的震惊

    379.胡说肖赛!一点来自阿琳的震惊
    这是比赛,钢琴比赛。
    他不是新海杯,是小肖赛,全称叫作肖邦国际少年儿童钢琴比赛。
    这个小肖赛的由来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因为它有个老子叫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然后就有了它。
    关于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其实没什么太多可聊的必要,在各种古典音乐比赛里,这个比赛在民间的知名度应该是最高的。
    有人是因为这个比赛知道了一些个钢琴家,也有人是因为一些个钢琴家知道了这个比赛,总之都很出圈。
    简单来说,这就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高级别的钢琴比赛之一。
    每五年一届,由波兰政府直接资助,将全世界最优秀的青年演奏家弄到一块舞台上,同时也会邀请赛事内最权威的人士来当评委,大家都上台弹一弹,看看最后谁能得到评委们的青睐。
    当然,也不必得到评委们的一致青睐,这就是为什么肖邦大赛是世界范围内最高级别钢琴比赛的原因。
    因为就算获得最高分数,也不一定能拿到最后的金奖,金奖就像是一种特别的荣誉。
    它只能颁发给最高分选手,但给不给全看评委席脸色。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最高分虽不一定能拿到金奖,但是一定可以分到最多的奖金。
    最高分选手除了会获得丰厚的奖金之外,后面还有各种邀约代言,广告,唱片,音乐会,各种商业活动等等等等,等于说是拿到肖赛的最高分,就直接跃升国际一流钢琴家行列,财富基本自由。
    赢家通吃也适用在这里。
    有朋友可能会微微有点诧异,这特么怎么感觉成了纯粹的竞技比赛了呢?
    没错,肖邦大赛已经越来越纯粹。
    至于该项比赛有没有过被度商业化,就目前全球古典音乐市场垂死挣扎的状况来看,实在多余说。
    如果每生产一名肖邦大赛金奖得主市场就能被注入一剂强心针,那未来未必不会出现并列金奖。
    扯远了,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比赛。
    很厉害,很有逼格,距离群众很遥远。
    它确实厉害。
    作为一项发展近一百年的比赛,它早已不是一项简单的钢琴比赛,它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文化活动。
    它必须是国际的。
    为什么说它是国际的,举两个不靠谱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录,肖邦应该是属于波兰民族的。
    肖邦也曾多次公开承认这一点,尤其是他在外流亡那段时间。
    但是法国人同样认为自己拥有肖邦的重要部分。
    先不说肖邦本就有一半的法国血统。
    就说虽然波兰当时已经灭亡了,看似好像是肖邦无奈之下才加入了法国国籍,他总不能加入俄国吧。
    加入了就是加入了,法国人说我们从没有亏待过肖邦啊。
    肖邦在我们法国生活了半生,有生之年过得那是相当不错,最后还找了个法国女作家。
    肖邦也曾多次公开表示他的音乐深受法国文化影响,并且他只吃波尔多南部糖果工坊生产的巧克力。
    第二个例子。
    第二届肖邦大赛,第一名又是俄国人。
    波兰人这次不但没有守住第一届的第二名,仅有的两名入选前十五名的波兰选手,一个第三,一个第十三。
    波兰评委们对此感到异常沮丧,实属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波兰队不仅惨败,而且从最差的一面展示了波兰钢琴家的艺术和波兰式的肖邦风格。”
    “这届比赛的结果代表了我们波兰钢琴教育的失败。”
    这都是当时波兰评委的原话。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波兰正统肖邦学非但没有被质疑,反而引起了全球各地的钢琴家们关注。
    凭什么俄国人又拿到了第一?
    是不是我上我也行?
    都想去看看。
    于是随后几届,一伙又一伙的国际一流钢琴家扎堆一样地往波兰跑,每五年一次,就这么的,把肖邦大赛硬生生地推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舞台。
    至于肖邦爱吃什么口味的巧克力,到底是属于谁多一点,都无需再争了。
    肖邦已经属于世界了。
    前几届的肖邦大赛那是真精彩,因为来参赛的都是当时实实在在的一流钢琴演奏家。
    前十名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有可能是当时的大家。
    神仙打架能不好看吗?
    好看是好看,可也留下了一点弊病。
    各个学派,各种风格选手间的展示和较量,确实能让观众感受什么是八仙过海。
    这里很有意思,俺们的傅老先生这么评价:
    “观众们可以看到不同学派的不同重点。”
    “有些重点在于怎么弹琴的本事。”
    “有些是找色彩的本事。”
    “有些是注重华彩。”
    “有些则注重比较细腻的情感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