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了,或者是太胡闹了?
二十一位评委均在耳边音乐动机被压缩至一半时,发生了神色变化。
实在是太独特了,或者实在是太胡闹了?
这里居然会出现一个毫无征兆的突弱,这叫什么处理?
01号选手演奏至此,一场无声的争论赛也随之出现在评委席间。
评委们的意见马上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01号选手的处理手法新颖。
一派认为01号选手的处理已经完全脱离了这首作品本身。
可就在大家还未来得及摆出各自的论据,当音乐的主部动机转至c小调,两派人马同时暂停。
接着就是一道浓烟滚滚的左手八度暗地汹涌地浮现在众人眼前。
每一颗最低音的音量都像是计算机设定好的程序,均匀平衡。
评委们来不及赞赏01号选手深厚的左手功力,随后便被这浓烟之上的下行分解属七和弦所吸引。
一静一动之间,与主部动机形成的强烈对比直接带着音乐冲进了副部。
依旧野蛮得像是一颗在旷野间无限生长的杂草。
但无论是哪一派,谁也不能否认01号选手在处理两个主题连接时的想象力。
音乐在这一刻所涌现出的生命力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诺瓦克已经不行了,他简直已经要无可救药地爱上这个贝多芬女孩了。
他可没有练同癖,他只是无法控制自己对这种天才处理的喜欢。
什么是天才。
诺瓦克被认为是俄派新一代的天才人物。
可诺瓦克此时必须说一句,在01号选手面前,他只配坐在01号选手旁边翻谱。
天才!
这就是真正的天才。
真正只属于天才的处理方式!
不是每一种靠着野蛮强调力度的演奏都是天才的处理!
其中要有神韵,要有幅度,要有打破规则的想象力!
什么是能够打破规则的想象力?!
将即将失控的地狱烈焰控制在失控的临界点,让乐句流于之上。
若是没有这种胆量,又怎么配得上是打破规则的想象力!
天才的演奏,天才的乐思,天才的选曲!
诺瓦克似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首曲目能够出现在01号选手的曲目单。
在他看来已经出场的所有选手里,甚至算上还未出场的选手,这首曲目也只能出现在01号选手的曲目单里。
这首曲目只有在01号选手的指下才能散发出它本该拥有的光芒!
在贝多芬作品二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中,年轻的贝多芬已经确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表达范围。
这三首中的每一首在特点与形式上都有着令人震惊的独特性。
尽管三首作品在结构模式上取自莫扎特,作曲技法来自海顿,作品音响效果也夹杂着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等的织体。
但即便如此,谁也无法掩盖住这三首作品的问世。
属于贝多芬的时代伴着三首作品,依然降临。
其中第一首f小调,便是呐喊宣言的第一声。
贝多芬称自己是致敬莫扎特,可音乐却已经完全进入一个全新的、情感上更为猛烈的世界。
就如此刻惊涛拍岸的舞台现场。
诺瓦克甚至听到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就好像他此时正在目睹一幕只属于钢琴世界的神迹。
01号选手正带着贝多芬问世的嘶吼,凶猛降临人间。
“当!!”
“当!”
“当!!!”
随着三记和弦坠落,小车双臂顺势一扬。
舞台明明已经没有声音了,琴键上的双手明明已经不见了。
可仿佛依旧有人沉浸在1795年夏的那声巨响,在圣斯蒂芬大教堂的上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