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第403章 带着老妈打比赛【二十二】

第403章 带着老妈打比赛【二十二】

    肖景宸这孩子实在是太会弹了。
    望着大屏幕上起身鞠躬的13号选手,李安还是不由感慨。
    在技术上,肖景宸的最后一首鬼火当真是做到了纯粹的炫技。
    恐怕本轮十五名选手里,双音技术之最的奖项应该颁给13号。
    而比起技术上的展现,肖景宸在黎明第一乐章所使用的奏法更加让李安佩服。
    老汤和穆欣等人在直播间已经对该乐章从方方面面进行了剖析,但是最后老汤还是没有讲出这首作品该如何才能弹得像一面光滑的镜子。
    只说了13号选手的琴商高。
    那么对于这首作品,13号选手的琴商到底高在哪?
    很简单,在李安看来肖景宸在这部作品中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音的颗粒感。
    从头保持到了结尾。
    第二,全部的短句使用。
    每一个长句都必由若干短句组成,绝不出现独立长句。
    然后这个乐章就水到渠成了。
    不同于老汤穆欣等人的视角,他是一名演奏家,在作品的实际诠释方面具有更足的个人经验。
    不是每一个明白该这样弹的人都可以弹好。
    这得建立在真正理解黎明第一乐章与贝多芬所有作品都不同的地方在哪——
    它从头到尾所运用的都是逐级移动的主题,其三和弦与属七和弦的和声不断相互替换,这样一来属七和弦的持续存在便为音乐带来了一种中性的粗粝感,该特质完美地增强了节奏中的动感——
    也就是老汤所谓的没有哪一部贝多芬钢琴奏鸣的单曲乐章可以释放出如此无限的能量。
    在李安看来,与其说这个乐章可以释放出无限能量,不如说它在结构上有着用之不竭的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说这首作品是贝多芬技法创作上的巅峰。
    贝多芬只用把功能写在谱面上,演奏者便可按其功能演奏,便可激活曲子中的无限能量。
    那么演奏者在奏出前,必须得先参透功能。
    这是需要动脑加领会的,非常复杂的东西。
    但肖景宸做到了,也做出来了,堪称完美。
    在整体上并没有完全按照一揽子的学院派方法处理,同时也保存了古典风格的正统。
    这小子...
    “哗————”
    家长观赛区掌声不断,看得出肖景宸爸爸对于儿子的舞台表现也非常开心。
    作为半个家长,李安或多或少能体会到这位父亲此刻的心情。
    而作为一名钢琴老师,李安的思绪却已经在两个孩子的舞台之间左右徘徊。
    孙文君和肖景宸。
    不偏不倚,对比两位来自不同附中来的尖子生,李安更欣赏肖景宸。
    此刻已经不能用谁弹得更好来评判,两个孩子的完成度在他这里旗鼓相当,风格上也难分高下。
    之所以李安会更欣赏肖景宸,说起来对孙文君略有些不公平。
    因为两个孩子的起点不一样。
    李安并不了解孙文君的学琴经历,但他知道孙文君是从附小升上来的。
    孙文君的起点是附小,国内最顶级的附小之一。
    而肖景宸的起点虽然也是国内最优秀的选校之一,但却是附中。
    参考昨晚肖景宸爸爸的说法,他们虽然是从肖景宸三年级开始寻名师备考附小,但孩子并未考上,是后面考上了附中才开始进一步的专业提升。
    在国内艺术小初升学阶段,这也算是较常见的情况。
    第一年考不上附小的孩子多半第二年还会再冲一冲,小学阶段考不上就考中学阶段。
    这一切的缘由就是附小中的含金量。
    尤其是附小。
    华海两院附小作为国内最顶级的音专附小,含金量之高,可以说只要孩子入学之后别混,未来基本会具备考国外顶级音乐类院校的能力,附中相对次之。
    这也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家长拼命似的把孩子往两院附小里塞。
    所以这也注定了两院附小一定无比难考。
    毫不夸张地说,以小米老师的母校为例,如果考华院本科的难度是a,那么考华院附小的难度恐怕3s都不止。
    可每届名额就那么一点,没考上的怎么办,家长也不想放弃。
    那就继续考,没考上四年级,接着考五年级。
    没考上五年级基本就只能等着考附中了。
    通常。
    通常六三学制的附小是不招六年级的,当然也有五四学制。
    但是无论六三还是五四,这些都不重要,谁把孩子送来也不是为了少上一年小学或是多上一年初中。
    重要的是先把孩子送进来,越早把孩子送进来,孩子的起点就越靠前。
    肖景宸爸爸给出孩子当时没有考进附小的原因是:孩子的老师说孩子在天赋上还是差了一点。
    李安对此持相信态度。
    就肖景宸今天所展现出的天赋,没有哪个老师会轻易让这样的孩子从自己指缝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