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 第295章 295:标准地产!要做就做最大!

第295章 295:标准地产!要做就做最大!

    第295章295:标准地产!要做就做最大!
    其实有的主意真的很正点,只不过一样米养百样人,为了赚钱,生意人总是有办法把金点子玩出花来。
    卖楼花是面双刃剑,既能促进市场也能让市场癫狂。
    要是再加上按揭…
    市场一旦陷入疯狂的程度,银行业的挤兑潮也就来了。
    高要认为自己有必要未雨绸缪,所以他在回去后,第一时间便找来黄大文商议。
    黄大文看出卖楼花是个好桥,只是不知老板因何如此忧心忡忡。
    不过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黄大文仔细想一下后说道:“老板。”
    “真要无有后顾之忧,那就一定要有法例。”
    他老老实实道:“否则只靠行业约束的话,最多只是一时的震慑,但是绝对无法长久。”
    “挡人发财如杀人父母啊,老板。”
    问题就在这里,高要也认为必要有法例才能真正约束住楼花的弊病。
    问题是,以当前港府的尿性,其绝对不会在事物刚露出点萌芽的时候便出台相应的法例。
    这不是那群鬼佬的做派。
    高要叹息:“法例定然会出台,不过可能是十几年后。”
    鬼佬的法例一向被动,或者说是补锅匠式。
    往往于民间舆论很大,或者说造成极大的损失后,才会亡羊补牢似的出台相关的法例。
    以高某人的眼光看来,只要楼花一出,华人界的有心人定然会蜂拥而上。
    从广义上来讲,这是好事。
    其会催生出一个新的华人富豪群体,也会加快港岛的房屋市场。
    但是弊端也很大。
    黄大文看高要似有两难之意,他心想老板倒是宅心仁厚,这时候还顾虑许多。
    沉吟片刻后,黄大文说道:“老板,法例的话,当前我看很难会通过。”
    “不过我以为你说做标准倒是可行的。”
    他提示道:“房子无非也是商品。”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要是我们能把房子开发的整套流程规范化…”
    高要击掌:“标准!”
    黄大文一呆:“标准?”
    他寻思下,正啊,老板是要学标准石油?
    高要哈哈大笑,他说道:“大文,你真是我的诸葛亮。”
    “好,要做就做最大!”
    高要说道:“只要我们标准地产做到港岛最大,广大市民自然会以我们为标准来选择房子。”
    标准石油就是这么来的。
    当年洛克菲勒认为自家的石油公司已经是行内最大,那么公司生产出来的石油规格理所应当就是行内的标准。
    所以将公司改名为标准石油。
    现在高要也是这个想法。
    当前港岛地产要论实力强横者有置地、堪富利士公司、贺东的启德营业有限公司以及益群公司等等。
    但是高升置业也不差,作为后来居上的新秀,高升以虎视眈眈之势横扫港岛地产。
    只它手上的双子高楼便足够让人不敢小觑。
    而更有利的一点是,如置地、启德营业有限公司以开发收租为主,其对于普通市民的影响力有限。
    而且作为老牌的霸主,他们的思维已经习惯性、僵化性,很难会因为外界市场的刺激而改变自己。
    在这一点上,华人就灵活多了,只要有钱赚,大家随时可以根据市场来调整自己。
    比如说廖创兴银号的东家廖宝珊。
    廖宝珊一直有意进入地产,但是环顾一圈,身边朋友要么是搞银号的,要么是跟自己一样炒金的。
    偏偏就没有搞地产的。
    数来数去,也只有会长有地产业务。
    廖宝珊中年发家,他本来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标青,却没想到这世间竟有天纵之才。
    以弱冠之龄便领袖群豪。
    而且家有金山银海,又有美眷,简直就是大赢家。
    他认为非常之人必有非常想法,可以好生学习。
    所以廖宝珊一直有关注高升旗下的深水埗地产项目。
    “卖光了?”
    廖宝珊隔三差五就会来一次,小李自然是熟悉的。
    “是的,廖老板。”
    “全部清盘。”
    廖宝珊盘算下,听说会长不卖商铺,只卖楼上的。
    只随便算一下,几个月而已,就房子这块会长已轻松进账几十万。
    自己去金银贸易场炒死炒活都搞不到这些钱。
    至于收旧楼装修转手虽然也能赚不少,但是那个算下来需要靡费的时间远远超过平地盖楼。
    时间成本太高。
    细算下来,还是直接做地产开发利润来的更大。
    廖宝珊当即就定了决心,他拉着小李的手热络说道:“李兄弟,不瞒你说,哥哥我也想介入地产发展。”
    “大家胶几人,劳烦伱跟哥哥我讲一下那切月饼的事情。”
    廖宝珊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撬高要的墙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