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2章 朝会暗涌

第2章 朝会暗涌

    第2章 朝会暗涌
    辰时始。
    乾清门外。
    汇聚的朝班之中,开始出现些许骚乱,从卯时始宫门开启,在京阁臣、京卿、廷臣、勋贵等按序进午门,一路朝乾清门行进,参加新君御极的首次早朝,可空等一个时辰,却未见新君驾临,使得很多人心思不定。
    按制,早朝应于皇极殿或皇极门召开,因三大殿焚毁未修,经内阁有司商议,使得早朝地点改于乾清门。
    “这是什么情况?”
    政治无小事。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刘一燝叭叭的说着,朱由校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没听进去,都是底下大臣提前商定好的事情,他听什么?
    谁来找他请示了?
    没有!
    据朱由校所知,仅是明确万年吉壤的选址,都有可能掰扯数载,甚至更久,毕竟牵扯到龙脉国运。
    在朝班的队首,内阁首辅方从哲、次辅刘一燝、群辅韩爌、英国公张维贤、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尚书孙如游等一行人,不时有人看向乾清门方向,脸上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刘一燝禀明完所奏之事,等了好一会儿,朱由校才漫不经心的应道,此举让不少人都浮想联翩。
    特别是早朝这等重要场合,尽管已流于形式,然天子的一举一动,是会引起很多人留意的。
    东林党啊东林党,你们奉行的那套理念,想要强加到朕身上,绝对是痴心妄想!
    早朝只是走流程罢了。
    到底是来了。
    “跪!!”
    乾清门外的朝班中,部分文官手持朝笏,与邻近的同僚交头接耳,眼瞅着声音是越来越大,都要传至朝班队首,一些监察御史开始走动,轻声咳嗽提醒,这让那些官员不是禁声站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就像是一个黑洞,可以形成部分东林党人在前冲,以动摇朝中齐楚浙党等政敌派系的位置,比如首辅之位,比如户部之位,比如其他实缺的权位,同时凭借泰昌朝明确的人事调动,既定的遗诏和即位诏形成一个紧箍,约束朱由校插手人事权,眼下就有大批东林党人进京!
    张问达拿新君未按制驾临,耽误早朝的召开,这的确是职责之内,但背后要说没藏着别的心思,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清楚啊。”
    是你们逼朕的。
    “启奏陛下,臣有谏言!”
    这个大明新君当的,朱由校觉得很憋屈。
    朱由校坐于龙撵上,锐利的眼眸看向乾清门方向,‘大朝,朔望朝,常朝,真要循制进行,哪里还有精力去做别的,既然想玩,那朕就陪你们好好玩玩!’
    谁敢叫错,就等着受到严惩吧。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看着眼前群臣行跪拜之礼,响起的山呼声,让朱由校的心跳加快不少,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陈述。
    张问达的声音,在乾清门一带回响,字字铿锵,朝班中所站群臣出现异动,朱由校冷眼看着眼前一幕。
    “允。”
    他的前身,在大行皇帝朱常洛驾崩、御极登基前的这段时间,被一直牵着鼻子走,纵使奉遗诏克继大统,进行了登基大典,可人事权,财权,事权都没掌在自己手里,那场陡然爆发的移宫风波,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他这位新君!
    天子到底想干什么?
    这是很多人心里想的。
    哪怕在朱由校的心里,从未想过给自己兴修万年吉壤,不过此事也要徐徐谋划,毕竟这一时期的礼制绝非泛泛之谈。
    “应该不会吧?”
    “难道跟哕鸾宫走水有……”
    “……望陛下早做定夺。”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看来红丸案以及移宫案的风波,已经开始影响到方从哲了。
    “天子迟迟没有驾临,莫非早朝不开了?”
    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耗费数不清的钱粮,去兴修一座规模庞大的陵寝,这无疑是一种浪费。
    可现在是大明!
    “啪!!”
    在刘一燝准备退回朝班之际,左都御史张问达手持朝笏,神情严肃的走上前,朝朱由校作揖行礼:“陛下初登大宝,时值社稷动荡之际,应做天下表率,以稳国朝,常朝乃是国之根本……”
    朱由校循声看去,就见到刘一燝从朝班中走出,手持朝笏,对刘一燝奏明之事,朱由校并不关心。
    乾清门一带回响起鞭鸣声,群臣无不低首,恭迎驾临乾清门的新君。
    “慎言!”
    ‘将首次早朝定于乾清门,而非皇极门,这是想告诫朕莫学万历朝之事?’
    在朱由校坐于宝座,随驾的王安手持拂尘,上前朗声道,一颗颗顶着乌纱帽的脑袋开始晃动,朝向御前行跪拜之礼,与鞑清动辄磕头不同,明朝行礼是极有讲究的,什么场合行哪种礼,绝不是所谓的见到人,就膝盖一弯的去磕头。
    时值国丧期间,任何细微的举动都可能遭到弹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