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的挣扎着,“福王是宗藩,不能擅离藩地!!!”
可惜他所处的东林党,多数却不似杨涟那样纯粹,不然皇祖父驾崩之际,皇考即皇帝位前夕,就不会有他的身影。
“臣~”
没有能力可以培养。
这也难怪,不然郑太妃为何处心积虑的,想要让朕的好皇叔朱常洵,能成为大明太子呢?”
朱由校见后,从罗汉床上起身,伸手去搀激动的王升,在旁的魏忠贤见状,忙抢先去搀王升。
“国舅近来可好?”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迎着郑贵妃的注视,神情倨傲道:“郑太妃只需要知道,就藩洛阳的福王一脉,不日将会奉诏进京就行,皇祖父龙驭宾天,福王是皇祖父生前最宠爱的子嗣,朕虽御极登基,又怎能不让福王携子尽孝呢?”
听到这些的朱由检,此刻心底掀起阵阵涟漪,他迷茫了……
“郑太妃听不懂没有关系。”
皇考驾崩之际,朕即皇帝位前夕,也不会有他的身影。
“臣…王升拜见陛下。”
朱由校没有看魏忠贤,抬脚朝龙撵走去,“朕要郑氏好好活着,让她见到她心心念念的儿子,着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太监,皆至仁寿宫观刑,另外…仁寿宫发生的一切,朕讲的这些话,敢有人传出宫一句,你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就自己看着办吧。”
对于眼前这位平平无奇的血亲国舅,朱由校是给予厚望的,不在于王升的能力如何,关键是不会背叛。
“走吧。”
“皇弟,你问的这些重要吗?”
“奴婢明白!”
在内廷,倘若连这点都揣摩不透,那就不配掌权做太监。
见朱由检这样,朱由校并不气恼,走上前,拉着朱由检就朝仁寿宫外走,根本就没去看李选侍。
“还是郑太妃厉害,难怪深得皇祖父的宠爱。”
魏忠贤低着脑袋,从仁寿宫赶至龙撵处,恭敬的向朱由校作揖行礼。
没有忠诚一切扯淡。
“不能!你不能这样!”
但是这场风波,却对内廷产生极大影响!
“皇爷,王国舅来了。”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做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掌握实权吗?
权力,真是让人痴迷留恋啊。
见王升这样,朱由校伸手示意道:“朕今夜召国舅进宫,是有件事情想跟国舅商榷,不知国舅是否愿为朕分忧?”
朱由校盘坐在罗汉床上,伏案忙碌着,似仁寿宫发生的一切,并没有影响到他太多。
“对了,朕的皇妹,让李选侍养着吧。”
朱由校伸手轻拍朱由检的肩膀,语重心长道:“皇弟你要记住一点,人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不一定就是真的,一件事情的真假到底是什么,不能只从一方面去看,你要懂得去多方面考虑。”
面对时下这等复杂的朝局,红丸案已经沸沸扬扬,特别是洪承畴将出任钦定大臣,这在朝引起不小的风波。
朱由校想要掌握主动,就必须懂得以快打慢,抢占稍纵即逝的先机,不能让外朝的某些官员谋势,不然局势就会失控。
朱由校思前想后,觉得有件事情让王升来办,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母族外戚能发挥寻常群体,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