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235章来而不往非礼也
    轰隆~
    惊雷划破虚空,大雨倾盆,置身雨幕的紫禁城,似被朦胧所罩,尽管雨下的很大,却也遮掩不住喜意。
    “行了,就这几套吧。”
    东暖阁内,朱由校张开双臂,几名宦官低着脑袋,谨慎小心的摘取佩饰,“刘若愚,派人给李太妃说,大婚之日,就按呈递御前所疏操办即可。”
    “奴婢遵旨。”
    在旁恭候的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真是够麻烦的。
    朱由校锐利的眼眸,扫视着那些托盘,朱由校想到天子大婚,是件极其繁琐、复杂的事情,却也没有想到会这般。
    婚丧嫁娶,不管是哪项都是大事,其中要遵循的礼仪流程很多,有些繁文缛节可免,但这些一项都不能免,上到民族,下到个人,是如何凝聚起来的?
    靠的就是认同感!
    信仰认同。
    理念认同。
    文化认同。
    思想认同。
    恰恰是有了这些认同,每逢大灾大难降临之际,埋藏在血脉深处的东西,就会被激发出来!
    在神州这片土地上,为何经历这么多浩劫磨难,却都没有让传承断代?归根到底,就是这股认同!
    “这几日,辽前是否有密奏传回?”
    换上五爪团龙袍的朱由校,正了正所束镶金玉带,皱眉看向韩赞周道。
    “禀皇爷,司礼监没有收到。”
    韩赞周忙作揖道:“是否派人赴辽……”
    “不用。”
    朱由校一甩袍袖,语气略带冷意道。
    别看在这些时日,朱由校忙着各种事宜,特别是大婚在即,一些礼仪流程必须要走,但朱由校的心,却始终牵绊着他挂念的事。
    一个辽事。
    一个海河。
    一个少府。
    一个后勤。
    或许说朝中也有不少事,甚至京城或京畿也有些事,不过绝大多数事宜,朱由校并没有记挂在心。
    没必要。
    大明的烂摊子虽说很多,也很杂,不过嘛,天启朝时期的大明,尚且没有到频频爆雷的程度,更没有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能解决一些棘手的,把一些时间抢回来,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陛下~”
    冒雨进宫的李若琏,腰间佩绣春刀,恭敬的走进东暖阁,在东暖阁服侍的太监宦官,除刘若愚、韩赞周外,其他都低首退下了。
    “保定闹饷一事有眉目了?”
    朱由校撩袍坐到罗汉床上,随手拿起一封奏疏,看着恭敬行礼的李若琏。
    鸾卫,作为朱由校密设的组织,有随时进宫面圣的特权,而李若琏更是能随时随地进乾清宫。
    紫禁城也好,皇城也罢,从特设皇家近卫都督府后,随着一系列宫禁新规明确,早已跟外界彻底隔绝。
    四处漏风的内廷,是朱由校断然不能接受的。
    “查到一些眉目,但还需要求证。”
    李若琏作揖道:“臣此次进宫,是为东南粮商一事。”
    那帮家伙吗?
    朱由校眉头微挑,想到当初彻查通州时,张维贤带队封禁通州,崔呈秀、刘朝他们查仓场时,意外逮捕的一群人。
    “说说吧。”
    朱由校撂下手中奏疏,不过李若琏却露出踌躇,看了眼在御前服侍的刘若愚、韩赞周二人。
    “陛下,此事牵连甚大,臣已详细书写下来。”犹豫刹那,李若琏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疏,很厚,双手捧着,朝朱由校走去。
    看起来东南的事很复杂啊。
    刘若愚、韩赞周相视一眼,心底却暗暗感慨起来,李若琏的反应,容不得他们不多想啊。
    接过李若琏所呈奏疏,朱由校认真御览起来,可看着看着,朱由校的眉头渐渐紧皱,心情有些复杂。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轰隆~
    除了不时从殿外传进的雷声,再没有其他声响,不知为何,刘若愚、韩赞周的心情开始紧张。
    “你们先退下。”
    “奴婢等告退。”
    恭敬而立的李若琏,心跳不免加快,刘若愚、韩赞周此时低头退出东暖阁。
    “你的意思是说…被抓的那帮东南粮商,不,应该是轮替者,就是其中一小撮?”朱由校举着所持奏疏,看向李若琏道。
    “禀陛下,就他们的供述而言,恐是这样的。”
    李若琏忙道:“他们的嘴很硬,直到这两日才找到破绽,鸾卫得以翘出些情报,而他们所知晓的,仅仅是很少一部分。”
    “跟外朝的大臣有牵连?”
    朱由校皱眉道。
    “暂没有证据。”
    李若琏低首道:“据那些奸佞所言,他们北上赴京以来,纵使想与在京之人联系,也是等待。”
    “这是有张大网,交织在东南诸省啊。”
    朱由校囔囔自言道。
    一直以来,朱由校就奇怪一件事,为何东南频频生事,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