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盛唐挽歌 > 第609章 何为忠奸

第609章 何为忠奸

谁知道呢。”
    方重勇随口敷衍了一句,却是想到了很远。
    从魏晋玄学,到隋唐儒学,当今统治阶层的上层建筑里面,有一个很大的bug没有堵上。
    汉代以来的“天人感应”学说,早就已经实质性破产,没有任何实践意义。
    随后儒学从治国安邦的“官学”,退化成了修身齐家的“家学”。
    而思想上层建筑,则被魏晋玄学的“贵无”和“贵有”思想所挤占。
    这里的贵,是说的是看重。
    所谓“无”,不是说什么也没有,而是一切的由来,都是从“无”开始的。换到具体语境里讲,就是压根没有什么天授君权的说法,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从“无”发展成现在这样的。
    这里明显是引用了道家思想,但不是说的无为而治。简单说,就是给从前决定万事万物的“天”祛魅,去神格化,强调了人的努力和“道”的起源。
    而所谓“有”,即“自然存在”。贵有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存在即合理”,也就是“常识合理”的思想。
    这个思维看起来不起眼,却影响中华一千多年,它是大一统达成广泛共识的思想基础。
    一个东西存在了,那就即有合理性。如果它不符合所谓的“正统”,那一定是“正统”出了问题,而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出了问题。
    “贵无”和“贵有”的思想,并未因为朝代的更迭而消失,反而因为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其核心观点逐渐被儒家改良提炼吸收。
    到了隋唐,又因为隋文帝和太宗皇帝不光彩的上位史,作为官学的儒学,最终便形成了“天子行仁政”的统一思想。
    只不过这个意识形态武器,本身是带有缺陷的。
    它并没有解释,那么多行仁政的人,要如何做才能成为天子。
    换言之,既然只要是行仁政的人,就可以当天子。那么李二凤可以,武媚娘可以,基哥自然也可以。
    甚至,割据的藩镇节度使也未尝不可。
    什么血统,什么出身,其实本质上都是无所谓的。
    而这些形形色色“行仁政”的人,他们到底是如何上位的,这个过程就不需要去纠结了。起码作为官学的儒学是不纠结的。
    这实际上已经是摒弃了汉代儒家“天人感应”学说的根基:君权天授。
    既然神器不再是上天授予的,那么自然谁干得好谁上!我把神器抢过来以后,再行仁政也是无妨呀!
    所以贞观以后政变多,中唐以后反贼多,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世道坏了,跟唐代儒家思想的残缺不无关系。
    然而这些复杂的道理,要怎么跟张光晟去说呢?
    不过是对牛弹琴而已。
    方重勇心中一阵无奈,表露在外,就是脸上挂着莫名其妙的笑容。
    “大哥?大哥?”
    看到方重勇在发呆,张光晟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
    “怎么了?”
    方重勇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问道。
    “大哥,李宝臣若是去关中,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啊?”
    张光晟有些不理解,方重勇的想法似乎比较消极。
    “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呢,只不过不是对李宝臣做什么罢了。”
    方重勇嘿嘿冷笑道。
    这个时候,就是应该顺势而为,然后编织一张“宝臣包围网”,形成诸多势力围攻宝臣大帅的局面。
    当然了,这些势力攻击李宝臣的理由或许略有差异,彼此之间,也可能矛盾重重。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联手应对李宝臣入主关中,共同做一个“大局”。
    “大哥,某以为其实李宝臣并没有那么强,李光弼应该还领了一支兵马在河对岸,两面联手,未尝没有一战之力啊。何苦让李宝臣入关中呢?”
    张光晟有点不明白,其实方重勇并不是一个怯于冒险的人。
    正当方重勇打算开口的时候,忽然有亲兵来报,颜杲卿求见!
    “嗯?”
    贵人多忘事的方重勇一愣,半天没想起来颜杲卿是谁,最后是张光晟提醒才想起来,这位现在应该是在长安担任兵部侍郎!
    其实前不久对方还跟方重勇见过面的。
    “他怎么来了?”
    “搞不好是为了李宝臣而来的。”
    张光晟补了一句。
    方重勇微微点头,只能说很多事情是明摆着的。
    张光晟不方便留在这里,连忙从军帐的另外一头悄悄退了出去。
    不一会,颜杲卿被带到。和上次见面相比,这位兵部侍郎的模样有些狼狈。大概是为了突破封锁线,所以也没有穿唐军军服,看起来跟个乞丐差不了多少。
    也确实是难为他了。
    “颜侍郎来这里,可是为了联手出兵对付李宝臣之事?”
    方重勇沉声问道,也没有跟颜杲卿绕圈子。
    “确实如方节帅所说,但具体的稍有不同。
    关中控鹤军哗变,长安沦陷,天子薨于乱军之中。
    如今李光弼部受困于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