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心声暴露后,我把暴君急哭了 > 第174章 我升官了吗

第174章 我升官了吗

    谢浔一愣,五品郎中?
    他看了看余仲,又看了看苏眷,啥时候的事,前阵子不还是个从六品吗?
    苏眷眨眨眼,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余仲的话,【啥五品郎中?】
    【我吗?】
    谢浔:“?”
    余仲:“?”
    【我升官了吗,什么时候的事?】
    【大屁股不会胡编乱造,难不成老皇帝那天还给我升官了?】
    谢浔都震惊了:你升官,你自个不知道?
    余仲的指腹反复揉摁着酒杯:“.”大屁股。
    酒杯都快被他捏碎了。
    苏眷仔细一想,那天圣旨送来国公府的时候,她着急忙慌去收拾行囊,也没细看,看来老皇帝确实是给自己升官了。
    【没想到老皇帝平日里小气吧啦,关键时刻还挺大方。】
    这官升得措不及防,连她自己都没想到。
    谢浔:他要是听到你这话,指定得连夜连降你三品。
    一顿饭,到最后也没吃几口,余仲让董县令吩咐着,将没怎么动的菜送去给外头还在饿着肚子的灾民。
    董县令想要讨好余仲,此时事事都顺着,当即找人来,将饭菜都端出去给外头的灾民。
    这种京城来的大官,都喜欢做些样子,好留个好名声,如此回了京才有大好前程,这一点,他还是懂的。
    当天夜里,谢浔摸黑,将整个宅子探了个遍,也没被宅子里的人发觉。
    余仲和苏眷正在商讨赈灾银一案,这次他们是照着江侍郎当初到徐州的路线走的,现在知道了江侍郎一行人出事与赈灾银无关,一路来也没见有胆子大到劫杀的盗匪,便该想想,赈灾银的路线是从何处走漏了,背后谋划之人又是什么目的。
    苏眷心里隐约猜测到一些,但毕竟从前没发生过,她也没办法肯定。
    谢浔回来的时候,两人正琢磨着这事。
    “我跟你们说,姓董的真不是什么好玩意,我方才亲眼看见,他让人把好些箱子从他院子里搬走,藏到书房密室去了,那密室我一下子就打开了,一堆银票珠宝。”
    余仲颔首,方才吃饭时那一试探,这董县令果真就心虚的藏匿赃物。
    如今知晓藏匿之地,只待苏州知府带兵抵达,便可将这董县令逮捕归案。
    谢浔看向苏眷,从袖口取出来一枚簪子,“没看到妙青,但我在箱子里头找到了这个。”
    这枚金丝楠木的簪子,是当初刘妙青入仕时,苏眷赠刘妙青的礼,因为是苏眷亲手雕刻的,所以谢浔有印象。
    簪子现下却出现在这董县令的宅子里,可见那几箱东西确实是赃物,也是证据。
    余仲安抚道,“到现在也还没有刘姑娘的消息,或许是她发觉了客栈的人和董县令合谋,故而寻了个地方藏了起来,待解决了董县令的事,应当就能找到她了。”
    这阵子,他们拿着妙青的画像四处打听,倒是有几个人说见过。
    客栈那些人的口供里说,事发后刘妙青是率先跑走的,之后,江侍郎被剩余的几人救走,从当时徐州送往京城的消息,不难猜出,江侍郎等人定然是察觉到了和县县衙不可靠,才舍近求远逃到了徐州府,这才传来江侍郎重伤昏迷的消息。
    刘妙青和他们走散,一个姑娘家,不识路必然不敢乱走,只可能留在和县,刚发生那些事,她必然会跑去县衙求援,察觉到了县衙有问题后,她必然就会找个地方藏起来。
    <divss="contentadv">所以只要她知道京城来了人,或许就会出现了。
    苏眷点头,“嗯。”
    余仲是大理寺卿,办过的案子少说也有几百件,她相信余仲的判断,当初自己还给了妙青那么多贴身的暗器和药,定然会没事。
    谢浔看了看余仲,又看了看苏眷,只觉那种之前在沈如悔和苏眷身上的感觉又来了。
    为什么解决了董县令,就能找到妙青?
    你嗯啥,他都没说明白,你就懂了?
    谢浔掏了掏耳朵,选择装聋,他现在清醒了:融不进去的时候,就不要硬融,就算硬融进去,也是局外人。
    余仲一行人敷衍了董县令整整两日,被迫跟着他吃喝玩乐,县丞本来以为京中终于来了些能管董县令的人,结果这一看,大失所望。
    终于在第三日这天,一封折子便要往京城去,让余仲的下属给拦了下来。
    看着那折子的内容,苏眷眯了眯眼,“这个和县县丞倒是尽忠职守。”
    把自个的上官写得一塌糊涂,以及她们来了和县后跟着董县令胡吃海喝得事也写了个明明白白。
    估摸着从前应该也没少写,让人给拦下了,否则现在也不会只是个县丞。
    这日,董县令挑了些宝贝,准备晚些时候给余仲和苏眷送去,这几日相处下去,他觉得自己已经彻底拿捏了这两人的性子。
    人刚到花厅,就听底下的人来报,徐州知府来了,这会儿就在县衙等着,已经遇上余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