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走,吃饭去。”
课后拖堂,体育课被占,以及寒暑假作业,并列中学生三大痛恨之事。
张大海,他的后桌。
周彤用力的拍了拍桌子,声色俱厉。
“李楠,把这些卷子发下去。”
板凳被人从后面踹了一脚。
“快去占场地,别让五班的混球抢了。”
任何时代,小黄文都不少,但能把它写出彩的不多。
最后就是美术专业,素描、水粉和速写。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走运还是倒霉,清明节给爷爷奶奶扫墓回来,跟已经年过七旬的老父亲喝酒睡了一觉,就回到了二十四年前。
二十几个大盆里盛满了炒好的菜,成一列摆放在桌子上。
中间笑闹打趣,尽情绽放着属于年轻人的活力。
虽然大锅菜不好吃,但真便宜。
“周扒皮果然不愧扒皮之名,丁点时间都不愿意放过。”……
后者速度飞快,做贼似的把小说塞进桌子后,才压低声音道。
想好了赚第一桶金的方法,他原本焦灼的心也平复下来。
把一本小说撕成十几份,整个班级里的男生轮着看。
砰砰。
在新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华夏大地上活跃着一个神奇的作者——金庸新。
在对谈恋爱严防死守的九十年代高中,大家始终保持了纯洁的同学关系。
徐良好奇的接过来后才发现,这是一叠从其它书上撕下来的册页,二十来张的样子。
那怕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一年半后的高考也不可能考的多好,想要通过正常途径考个好大学,难度太高。
按照六中的规矩,转过年来,所有文科班二十名到四十名的学生都会转去美术班。
越想越觉得合适。
现在的他还在益都第六中学读高二。
“干嘛?”
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卷子,不由皱起了眉头。
英语听力对他而言跟天书差不多。
招呼张大海出了教室。
现在的六中还没有食堂,学生们打完了饭,直接拿回宿舍去吃。
而且如果将来创业,学校也是一笔不小的资源。
而且习惯于拖堂和占课,故而匪号‘周扒皮’。
总的来说,所有金庸新的小说都在描述同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跟很多女人的故事,而且里面各种不可描述。
老师刚出去,教室后排冲出几条矫健的大汉。
数学这玩意,你不会就是不会,哪怕挠破头皮,也只能写一个‘解’。
现在的徐良,早就把英语忘光了。
一个十七岁的青葱少年郎。
刘海云,一个扎着马尾辫,素面朝天的小丫头,也是他的同桌。
不同于他人的不满和沉默,徐良看着英语老师手里,学校每年寒假发给老师的春联,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英语课代表连忙起身过去。
任何一个曾经穷过的人重生回来,第一个念头就是赚钱,徐良也不意外。
而剩下的语文、英语、地理、历史和政治,即便不会,胡诌几句,只要写得多,也能得几分。
三毛钱一份菜,一毛钱一个馒头。
“良哥,好东西。”
“徐良,你是不是生病了?”
不过尽管机会很多,想要赚到第一桶金却不容易。
但不上大学肯定不行。
高中时代看小说,大体都是这个样子。
不过。
男女同学排成队,拿着大号饭缸打饭。
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就要上课,英语课代表把录音机带了进来。
用美术考大学,也就是通常说的美术生。
另外,学美术最关键的好处是可以外出学习。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像坐牢一样,在这里困上一年半。
“《九阴九阳》?!”
一九九九年。
对普通学生,一天两块钱足够了。
“良哥,发什么呆,吃饭去?”
不过这次重生回来,他脑袋没变的更灵光,身体到是比之前强了好几倍。
“没兴趣,你自己看吧。”
而且自己放寒假的时间也正合适拿来做这个生意。
上一世的记忆从脑海深处浮现。
徐良看了看左上角,一般这里都有小说的名字。
铃铃铃…!
清脆的铃声在教室中回荡,书山题海中瞬间昂起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渴盼的眼神,仿佛正期待喂食的狗子。
下意识的转过头,一个留着板寸头,脸上长满青春痘的大长脸映入眼帘。
重要的是这年代考美术,高考不需要考数学。
不知不觉便沉浸其中。
“不是吧,都要放假了,晚自习还听听力?”
剩下一年半的时间,徐良不需要太努力,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