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子哥,国华,二牛,是你们吧?”
李国华蛤蟆镜一摘,啧啧道:
“二牛前段时间出国,你忘记了?就我们这打扮,你应该能想到啊。”
马解放呲牙笑道:“这不刚才被我儿子气着了,没想起来。”
二牛把手里拿的喇叭裤递给解放道:
“快换上,咱们出去搓一顿。”
马解放笑着接过衣服和蛤蟆镜转身回屋换去了。
马国华听见动静,从中院走到前院,看着女婿跟李国华和二牛三个人的穿着,直皱眉头。
而马解放大院的人,没外出的,全都跑到前院,看向徐庆四人,一个个瞠目结舌。
望向徐庆和二牛身上的喇叭裤来回打量。
徐庆走到老丈人身边,把摘下的蛤蟆镜递给马国华道:
“爸,您戴一下。”
“这啥眼镜,看着跟墨镜一样,又不太像,我不戴。”
马国华摇头躲开。
徐庆哭笑不得,只好给解释起来。
片刻后。
马解放换上喇叭裤,带上蛤蟆镜,从屋里一走出来。
跟马解放从小一块在院里玩到大的发小,摸下巴胡茬的手,摸向喇嘛裤,摩挲着面料,眼馋道:
“解放,让哥们也试一试呗。”
马解放直接摆手,“边儿去!我才刚换上。”
<divss="contentadv">“那蛤蟆镜让我戴一下?”
马解放抬手一挡,“想啥呢,今儿门都没有,我跟我五姐夫吃饭去,忙着呢。”
说完,就同徐庆和李国华,二牛,四人一块出了大院。
汽车停在全聚德门口是二十分钟后,周末街上人多,李国华不敢把汽车开的太快,时不时就得按几下喇叭,让街上的人避让。
徐庆四人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一下车。
全聚德门口来来往往的行人,全都惊呆了。
望着徐庆,李国华,二牛,马解放,一个个驻足停步,眼睛里满是羡慕。
什么叫时髦,这就是啊。
不少男青年,女青年,恨的不将眼珠子从眼眶里瞪出来。
目光不断在徐庆四人身上游走。
不管是喇叭裤还是蛤蟆镜,都把他们眼红坏了。
改开之前,人们穿的衣服都中规中距,颜色单一不说,样式也千篇一律。
而徐庆四人身上的喇嘛裤,款式新颖,还是深褐色,在不是黑色就是绿色的人群中,显得宛如鹤立鸡群。
胆儿大的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嘿,哥们儿,你这裤子哪买的?”
马解放神气道:“国外。”
那人瞬间不言语了。
国外的东西,一般人可还买不到,虽说改开一年多,很是新事物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机,已经在国内渐渐传播开来。
但国家对国外东西的引进,相对来说,还处于保守阶段。
只不过今年之后,会逐渐更加开放。
全聚德内吃饭的食客,听见外面吵吵闹闹,一些好奇的人从里面走出,瞧见徐庆的穿着,惊讶连连,羡慕的要死。
倒是上年纪的人,对此嗤之以鼻,跟三虎母亲的想法一样,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像话,裤子不好好穿,学什么国外。
然而,他们殊不知,在改开的浪潮下,国内的一切,都将会朝向国际化迈进。
徐庆上了全聚德二楼,要了个包间,点了三只烤鸭,五瓶二曲,又要了其他一些下酒菜。
今儿既是哥们四人一块相聚,也是给刚回国的二牛接风洗尘。
二牛用筷子夹起片好的鸭肉,放在荷叶饼上,又夹了一撮葱丝,再沾点甜面酱,一卷,美滋滋地咬了一口,背靠在椅子上,一脸满足道:
“庆子,国华,还是咱们国内的东西好吃,哪像我在国外,吃块牛排,明明就一片厚牛肉,不给筷子,非让人用那沉甸甸的刀叉切,半天切不下一小块,哪有用筷子轻巧,轻轻一夹,就能吃。”
李国华笑着道:“二牛,你小子别显摆了,等啥时候哥们我有机会,我也去国外瞅瞅。”
徐庆举起酒杯提了一个,喝完后道:“国华,你在单位上班,以后大把机会。”
李国华砸吧着嘴,一边掏烟,一边道:
“机会是有,上周我单位开会说了,下半年出国视察,学习学习国外的经验,但就是拟定的名额里没我,一把手跟三把手,四把手都去,说我这二把手要留下主持单位的事情,等下一次再说。
庆子,解放,你俩听听,这他妈不是坑我吗?!”
马解放接过李国华递的烟,问道:
“凭啥不让你去?你单位的三把手留下,不也一样能主持你单位的事情。”
李国华笑着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