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30章 朱怡炅,你不讲武德

第30章 朱怡炅,你不讲武德

    第30章 朱怡炅,你不讲武德
    从台弯府到阿猴城,直线距离差不多有着四十到五十公里左右。
    而古代的常规行军速度,大约是一天三十里至四十里。若是抛弃一切辎重,且地形平坦,全速前进的话,可日行军百里。
    可实际上是,从府城到凤山县,不可能真的一路平坦。
    再加上大军携带的粮草,以及火炮辎重,也会拖慢行军速度。
    足足走了五天,朱大王的南征大军,才刚刚好抵达凤山县。
    凤山县令王远闻朱大王御驾亲征,连忙带领麾下文武官吏,开城迎接。
    朱怡炅居于中军,身披铠甲,腰系宝剑,显得威风凛凛。
    他先是亲切接见了县令王远及其一众属官,在勉励了一番凤山县的工作后。又表示此行既是御驾亲征,那理应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故而不会入城。
    倒是让王远及其麾下部分属官,好生可惜了一番。
    当然,王远惋惜,是因为错失了一个能够在朱大王面前好好表现的机会。
    而其他人嘛……呵呵。
    大军也就在凤山县停驻了一日,以作修整。
    第二日,便又旋即继续南下。
    到了七月十二。
    大明新军前锋第三镇,终于进抵下淡水西岸。
    就见阿猴城上,已然是严阵以待。
    杜君英早便听闻,朱怡炅亲率大军南下,要来讨伐他这个叛逆。
    是故,杜君英这些日子一直在做备战准备。他先是收拢了麾下精兵,聚于阿猴。
    又大肆囤积粪水,擂木以及滚石等守城物资。
    是的,守城。
    杜君英的对敌策路,便是聚集精兵,倚仗城墙地利,龟缩固守。
    在野外跟那朱怡炅大战浪战?那是脑子有病。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而且,别看他这波龟缩固守,看似落了下乘。
    但,谁说他就没有后手了?
    看着城墙下,二里外的营寨,旌旗招展。
    上万大军,整齐列队,对这小小的阿猴城虎视眈眈。
    正跟着父亲一起,巡视城头的杜会三,心头升起一阵恐惧。
    这阿猴,真的守得住吗?
    阿猴实际就是个小城,其级别差不多类似于安平镇。
    城墙高度,也就三四米左右,听起来似乎很矮。
    但其实在古代,却十分正常。
    比如唐时,都城长安都仅有六米高。
    而明朝的南京城墙,也就十二米高。
    再加上,古代朝廷律法规定,其它城墙高度不允许高于都城,否则就有逾制之嫌。
    所以,到明清,大部分地区的府城也就八米左右。
    再往下,县城,镇城那就更矮了。
    甚至于,到了县城,部分甚至都不是全石头筑城。
    反而是土城外面包层砖,而阿猴城就是这样的镇城。
    本来,应该全是土城的,但台弯形势复杂,有着猎头生番。
    所以,哪怕是镇城,也得修筑的稍微像那么回事儿。
    杜君英走在城头上,并不知晓身后的儿子心中所想。
    他来到一块视角相对较好的城沿,开始眺望起二里外的明军大营。
    这时,一直沉闷不言的杜会三,忽然开口:“爹,咱们真的能守住阿猴吗?”
    是啊!杜会三现在很害怕。
    那可是实打实的上万大军啊!
    不是他们麾下那些杂牌军。光看那个整齐的阵型和气势,就比他们不知强了多少倍。
    怪不得那朱怡炅能大败清军,还阵斩(都传成这样了)了清军的提督施世骠,靖海侯施琅的儿子。
    若是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大军,又岂会蜗居在这小小的阿猴城。
    眼下,甚至还有着倾覆之忧。
    杜会三心中惊惧,又带着浓浓的嫉妒。
    “混账东西!”
    杜君英却是当场回身给了其一耳光,大骂道,“未战先言怯,如此又岂有得胜之理?你若是这样,让为父将来如何放心,把这基业托付于你?”
    “孩儿知错,是孩儿失言了!”
    杜会三连忙低头,忍着脸上的疼,拱手认错。
    “唉……”
    杜君英见罢,心中怒气尽数化为一声叹息。
    本想自己这儿子,只是年轻气盛,并非不能培养。却不想,现在越发不堪。
    若非自己年纪大了,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说不得早就把他放弃了。
    心中暗暗摇头,见着儿子低眉顺眼的认错,这才复又开口宽慰:“会三啊!你且记住,纵使无胜利之希望,为将者,也万万不可先自乱阵脚。”
    杜会三哪敢说什么不是:“孩儿醒得,谨遵父亲教诲。”
    杜君英点头:“嗯……而且,我等也并非没有一点机会。”
    杜会三有些惊讶:“嗯?爹的意思是?”
    杜君英却是没有回答,只是扭头又看向远处营寨:“朱怡炅啊朱怡炅,伱千不该万不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