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下来之后,老爹走到张子明的跟前说道:
“你不在家的这几天,你三叔回来过一次。”
张子明对于三叔回来老家并不意外,三叔还是很恋乡的。
只是三婶的脾气有点差而已。
前世借钱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可是,重生回来后并没有再跟三叔三婶借过钱。
老爹没有理会儿子,继续说道:
“你三叔知道你要盖房子,走的时候留下了100块钱。”
老爹本来就想带着张子明去县里借钱的,只是张子明不愿意去而已。
此时老爹的意思很明显,内心应该是这样想的:
你盖房子,你三叔还能不借钱给你;前一段时间说要去借钱,看把你为难的,左右都不去。你看你三叔都给你送来了。
张子明感叹,血缘亲情还是放在首位的。
又或许是因为重生回来的缘故,有些事情发生了改变。
虽然自己现在盖房子并不差钱,但是三叔留下的这100块钱还是要收下的。
等过一段时间再还,接着就还回去的话就太不会来事了。
张子明洗了一把脸之后,对着老爹问道:
“爹,我过几天去县城的时候,带点东西去趟三叔家吧。”
老爹倒是不以为意:
“你要是有空去一趟那最好,不去也没事,自己家的三叔不用那么客气。”
去肯定还是要去的,自己过两天就会去一趟县城。
一是要还徐一民的自行车;
二是现在有自行车票了,得赶紧去国营店看看,有现货的话就抓紧提一辆“大金鹿”回来。
有了自己的自行车,用着也方便。
所以过两天还真得顺便去一趟三叔家,只是一想自己那个三婶就有点头疼了。
真不知道自己重生回来,对于三婶的脾气有没有什么影响。
“今天晚上,爹听你跟忠和的意思,是想盘窑烧砖吗?这可不是小事啊?”
老爹还是关心起来,刚才吃饭时聊的砖窑厂。
张子明不想老爹担心,况且自己现在手头上的钱也不足以干这事呢。
连忙安慰起了老爹,忙说自己有打算,不会没头脑的。
最后跟老爹说道:
“爹,这些事我自己能处理,您就不用操心这些了。”
“您就跟我二叔盯好材料盖房子的事就行。”
老爹反正是越来越看不透自己的儿子了,自从拒绝借钱那天开始,就变得越来越有主见,彷佛什么事都心中有谱一样。
随着最近一段时间的变化,老爹也准备不干涉张子明的想法了。
好歹,儿子现在也是有名有利的名人呢。
自己这个当爹的还是把后勤的工作干好吧,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
......................
是夜,躺在床上的张子明却是有些睡不着了,虽然今天一路奔波,又是一场大酒喝到了九点半,但是确毫无睡意。
一直在思考着后面要做的几件事情,如何才能做的更顺利一些呢?
盖房子的事情有三位老头坐镇掌舵,倒是不用担心,自己出钱跟紧进度就行了。
农村里,小子长大、成家立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宅基地分的有理有据,盖房子的钱正大光明,你管我是盖土坯房还是砖瓦房呢。
至于父母老房子的翻盖,也在计划中了,并不会急于这一时。
另一件事,就是村里办厂子的事情了。
张子明记得很清楚,一直到了1980年末的时候,才有了个体工商户专属的营业执照下发下来。
从这个时候开始,个体户才可以正大光明的干买卖。
但是雇佣的人数是不能超过8个人的,超过了8个人就是对工人的剥削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张子明想要自己在村里开办工厂,那是行不通的。
最起码也要等到今年年末的时候。
但是,不能就此停下办厂的脚步,村里早点收益不更好嘛。
靠大队书记张忠和?
那可拉倒吧。
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他搞什么副业,来提高村里的生活水平。
一是因为思想太保守了;
二是因为大队的账上确实没有钱,没有本钱啊。
那要是贷款呢?
你要是让他张忠和去信用社贷款买种子,那倒是有可能。
毕竟他也是个种地的好把式,知道种子下地后,只要管理得当,肯定能长出庄稼。
但是贷款办厂子,张忠和还是缺少那个魄力的。
也是那些年的斗争给斗怕了,一开始的时候还有武斗呢,张忠和在头两年的时候也没少遭罪。
村里有个叫“老白毛”的,当时觊觎张忠和的一把手职位。
在运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张忠和掀翻了,只是后来武斗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