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人生1984 > 第191章 岂有此理!【求订阅】

第191章 岂有此理!【求订阅】


    林芝甚至决定了,等李云海搬进别墅以后,她就跟父母说一声,然后搬出来和李云海住在一起。
    李云海觉得她这个想法太过理想化了,虽然他也很想林芝搬出来住。
    林芝笑着说道,你放心,我能说服我爸妈!
    春季广交会圆满结束。
    李云海满载而归。
    回到西州后,李云海开始扩建工厂,大展拳脚。
    李云海做了一项统计。
    本届广交会上,他一共接到1050吨cca的订单。
    还有2.2万吨碳粉的订单!
    cca里面,其中有300吨是彩色cca,每吨的价格是黑色cca的两倍。
    这么算起来,cca的订单金额,高达1.485亿美元,合计人民币4.158亿元。
    2.2万吨碳粉,算起来是1.21亿美元,合计人民币3.388亿元。
    两项加在一起是2.695亿美元,合计7.546亿人民币。
    这个数据,和李云海在广交会结束时计算的一模一样,没有差错。
    林小凤摆得正自己的位置,她也不愿意占李云海的便宜。
    一来cca是李云海花了巨资研制出来的,二来这些订单也是李云海拉回来的。
    所以她跟李云海的分红方式,按照建厂之初确定的那样分配。
    cca分厂的利润,全部归李云海所有,碳粉厂的利润,两人平分。
    碳粉厂的订单,林小凤只分一半,也自价值不菲。
    除掉七七八八的开支、成本、运费,预估下来,李云海可以赚到5.5亿元,林小凤可以赚到1.3亿元。
    这可比李云海之前预计的还要多。
    林小凤说这样的分配很合理,她什么也没做,什么风险不用担,净赚1.3亿!已经十分知足了。
    女人的闯劲和抗风险的能力,还是不能和男人相提并论,这也是她的局限性,虽然她在国外待过很长时间,但她看不到cca的未来。
    否则的话,她完全可以和李云海平分这些利润。
    但对林小凤来说,投资一家工厂,赚到了这么多的钱,完全是意外惊喜,她已经很满意。
    李云海扩大了cca的生产线。
    他觉得现有的生产线,产能不高,占地面积大,可以进行优化和调整。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李云海找到化工研究院,又交给他们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研究一套新型生产线。
    同时,他还要研究和优化配方,提高碳粉的黑度,黑度当然是越高越好,平均黑度能达到1.5,就是比较好的碳粉,此外,还要提高转印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粉。
    李云海要打造优质、优价的耗材。
    他的要求是,耗粉量低、光泽度强、兼容性广、整体效果接近原装,价格合理,高性价比!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生产的cca遥遥领先,就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国外的采购商人并不是傻子,他们会进行对比。
    如果你的新型产品,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好的体验、好的销售,那他们很快就会抛弃你。
    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所谓的新型cca!
    所以,李云海必须精益求精,不断的开拓创新,继续研究开发,才能在世界cca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云海之前请的那个研究团队,仍然留了下来,他再次投入了500万,进行新配方和生产线的优化设计。
    他还邀请了机械设备制造方面的大佬加入这个团队,将整个科研团队的人数,扩张到了100人。
    李云海给每个科研人员的每月补贴,提高到了300块钱。
    100个人,每个月的补贴费用就高达3万元,一年就是36万。
    此外,他还设立了高额的奖金制度,凡是做出科研成果来的,都有不菲的奖励。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知识的价值。
    比起研究新型cca来,对配方进行优化,开发新的生产线,相对来说又要容易一些。
    经过一番扩建,cca分厂,一共拥有生产线10条,其中黑色7条,彩色3条。
    省化工研究院的研发中心,等于成了李云海的御用研发中心。里面的研发检查设备均为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口设备。
    此外,李云海又投资建设了一条树脂生产线。
    cca的总产量达到了一年6000吨,其中黑色cca的年产量是4200吨。新的生产线,也就是彩粉达到年产量1800吨。
    每个月达到了500吨的生产量。
    碳粉的生产线也随之增加。
    经过这一番扩建,5000平方米的厂房全部用尽。
    李云海有先见之明,考虑到后续的发展,立马向政署申请新的工业用地。
    西州市里划拨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给四海耗材厂。
    李云海和省建工局合作,再次建设更多的厂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