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想了想,觉得自己已经够情够义了,既然兄弟有钱不赚,那就不委屈他了。
李多鱼问了一圈,发现多少都有点沾亲带故的,不过想想也对,海岛相对封闭,往上多推几代,就全发现全是兄弟亲戚。
“这么快就上去找你小舅。”
而阿贵则递给他两沓用布包着的大团结,应该是刚取出来的,上面还有油墨的芬香。
陈慧英打量着儿子,这两天老四真的变了很多,已经不再是那个让她操心的孩子了,看来妈祖娘娘果然有保佑。
“你要真想干的话,娘肯定支持你,要是钱不够的话,别告诉你二嫂,偷偷找你爹去要点,这几年,你爹养海蛎子虽没赚到什么大钱,但三四百块还是有的。”
他们两人曾有个梦想,那就是赚到足够多的钱,偷渡去岛国生活和打工。
“娘啊,你能不能跟他们联系下,我想请他们吃顿饭。”
而这时,海域管理相当的混乱,渔民一般都秉承着“谁先开发就属于谁”的想法。
现在,哪怕占个几千亩海域,只要在你没赚到钱之前,都是没人找你麻烦的。
李多鱼就听到了“隆隆隆”的声音,转头一看,一条条白浪朝着滩涂翻涌而来。
“涨潮了,走喽。”
海域不能太过浑浊,
“行,那我把袁大头全部卖给你。”
而当事人陈慧英却犯迷糊了,没记错的话,老四打小就不喜欢在滩涂玩,还有,我啥时候教他抓望潮了。
李多鱼点点头,并没有告诉他娘着急的原因。
回到岸边时,老李已经将海蛎分装到四个箩筐里,二老分别挑起了一担海蛎,朝着码头的方向走去。
李多鱼回家把藏着地砖下面的,一百多个袁大头全部拿出来交给了阿贵。
可这才几天时间,这位兄弟就像中邪了样,完全变了个人。
80年代初,近海水面养殖业还没起来,大家都是出海捕鱼,要么在养海蛎子、要么在滩涂上养花蛤、缢蛏、泥螺,没人会去想外海的使用权。
除了看养殖地点外,李多鱼还打算趁大家“弃鱼走货”的时候,把海带养殖区域内的这片滩涂地给承包下来。
他要赶在运输船去镇上时,把这四箩筐海蛎子托船老大送给镇上那边的收购商。
见到李多鱼后,阿贵多少有些不敢相信,爆炸头剪掉了,且全身都是泥,自己这位兄弟明明最讨厌滩涂和赶海了。
两人交换完毕后,阿贵朝着港口走去,而李多鱼则往家的方向走去。
新人新书,急需跟读,请大家不要养书,这对作者很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