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让李多鱼没想到的是,这位领导貌似不喜欢跟所里的人聊天,反而对他挺感兴趣。
如今仔细想来,老李还真是老谋深算啊,打小就给他俩培养感情了。
“好,说得好,小同志你叫啥名字。”
“当然赚钱了,自打搞了养殖后,我们这些渔民就不用冒着危险到外海捕鱼了,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在这个不怎么缺鱼的年代,确实没有扩大养殖的必要,贝类则主要以蛏子和花蛤为主,而藻类就是海带和紫菜。
李多鱼扫了眼那些工作人员,自然就知道他们在害怕什么。
陈冬青见张科长问自己话,顿时心如死灰:“是我的亲戚没错。”
当他赶到时,恰好看到所长一行人陪着领导从接待室走出来,这让他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哪里获得巨大成功了?
不过,李多鱼仔细想想也对,科学技术本就是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在看清这位领导的长相后,李多鱼嘴角忍不住打颤,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位目前啥职位,但在后世,绝对是大人物。
“挺多的,有海蛎子,蛏子,花蛤,还有海带。”
而干这行很多年的随行记者,非常有经验的拍下这个年轻人向领导讲述海产养殖的照片。
李多鱼有些哭笑不得,前两年岛上被坑去养海带的那几位养殖户,都恨不得拿扁担砸掉他们研究所的大门。
中年人也没解释太多,就跟着领导走了,留下了一头雾水的陈冬青。
可两人真正的核心冲突,却是因为女人。
“多鱼,你先在这里坐会,我手头刚好有点事,等会下班,我请伱下个馆子。”
“书记,这你可冤枉我们了,我们真的不认识这位小同志。”
“书记,这位同志不是我们所里的人,应该是来走亲戚的。”
“那你们靠养殖赚钱了没有?”
刚好前几天,他看到领导桌上摆着一份《全国海水养殖作业纪要》,总觉得今天这张照片会是个好新闻。
事实上,陈冬青就比李多鱼大几岁。
新书期间,求追读上推荐,大家别养啊,尽量拉到最新一章观看一下,谢谢诸位大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