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12章 初试渔猎(上)

第12章 初试渔猎(上)

    第12章 初试渔猎(上)
    因为要出去试试狩猎经验,李胜利还专门回厢房拿了鱼线、斧头、军刀。
    将这些东西放进自己的军挎之后,他才跟着赵家三兄弟,出了洼里村。
    李胜利他们刚走不久,赵四海跟赵满奎爷俩,却在院子里说起了小话。
    “满奎,胜利这小子是个大才,小小年纪治骨伤的手法就这么厉害。
    几句话,就给李胜利这边设了个将来收徒的套子。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赵家三兄弟,老大赵有方、老二赵有法、老三赵有钢,名字起的也是紧追时势。
    “下套儿?
    听了赵有方的回答,李胜利想了一下画面,太累。
    “小叔,我来吧。”
    家里的二小子虽说机灵,但到中医门下做徒弟,只怕自己有心,人家却是不想要。
    老二、老三,抬上船咱们去抓鱼。”
    “爹,你的法子不错。
    这是水库的拦网,咱们换回来之后,改成旋网就行了。
    观鱼、撒网、划船,李胜利都有统哥给的经验,但自身条件所限,这些经验并不是全部都能拿来就用的。
    用张不开的渔网打渔,自然是没有鱼获的。
    拜不了胜利的师父,不能拜胜利吗?
    这事儿不急,这次胜利回家,你去准备点烧柴、南瓜、瓜干,地瓜烧也换上两坛。
    跟着赵家三兄弟到了地窝棚,里面除了一艘小船,还有好大一堆绿色的渔网。
    撒不开网的李胜利,只能跟赵有方换了位置,自己坐到了划船的位置上。
    小船划到水洼的深处,他就有些头晕目眩了,显然是有点晕船的征兆。
    但供销社的旋网太贵,最便宜的也三四十块一张,买不起。”
    “有方,咱们几个下水摸鱼吗?”
    赵四海虽说没有做过支书,但他老叔做支书的时候,他是民兵连长。
    “行。
    拿起晾在墙脚的三个皮背包,就去找村里针线活最好的妇女了。
    渔网的颜色各不相同,显然不是专门买的新网,看网眼的尺寸,也不是海船上用的。
    到了那边渔网、小船都有。”
    跟老二赵有法换了一下,这次李胜利站在了小船的船头上,老大赵有方划船。
    赵家老三算是听话的,一直待在岸边,为水面上的两个哥哥摇旗呐喊。
    三人说着话,就到了离村子不远的水洼旁边。
    这时节光着下水,只怕稍有疏忽,就会溺死在水湾里。
    这一来二去的,咱们不说结个干亲,也能拉近两家的关系,到时候让胜利教一下二小子,多大的事儿?”
    “拿药材通过药材公司从水产公司换的。
    四个人将小船抬到了水洼边上,因为船小只能载两个人。
    咱们家的三个小子不能都留在村里种地,我看二小子比较机灵。
    这些网老结实了,就是比供销社里的旋网重。
    别看面前的水洼面积小,但后面还连着一片小湖。
    据赵有方所说,村里大人在后面的小湖里,抓过几十斤的大鱼,这边的水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回着小叔李胜利的话,赵有方也讲起了村里的笑话。
    “差不多,但也不太一样。
    自从有一年,两个傻子打猎,互相对着开了枪之后,我爹就不让村里人带枪上山了。
    狗撵兔子要一直跑,人抓就简单一些,带上一根棍子,追个差不多,兔子就会调头。
    眼界还是有一些的,李胜利的本事拿得出手,这位洼里的海爷心里也就多了想法。
    如果找不到粗的铁条,就只能用竹子代替了。
    我们村就没有会的。
    尺寸勉强可以做地笼,李胜利这边归拢了一下,大概弄了二十几斤的废网,这些足够他做地笼用了。
    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许从正面看,赵满奎不是个好支书,但对村里人而言,他绝对是最好的支书。
    当年,等待评职称的时候,李胜利也做过下海的职业规划,可惜天不从人愿。
    新认的小叔李胜利气力不足,显然是撒不开渔网的。
    修网的梭子,他也拿了一个,只是做地笼的骨架没有着落。
    老大赵有方今年十八,比李胜利大了一岁,已经是家里的壮劳力了。
    站在船上的老大赵有方,抛网的时候完全不看水面的,就是站在船头抛出去、收回来、再抛出去。
    “小叔,撑稳了,网里有大鱼,刚刚下网的时候,我看到带尖的水纹了。”
    见赵有方的态度不错,李胜利索性也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那边的袋子里有尼龙绳跟编网的梭子,走的时候,也带上一些。
    按摩几下就有效果,李胜利可以确信自己没有晕船的毛病,只是暂时的不适应而已。
    存放渔具的地窝棚,就在水洼旁边的一处高地上,地点隐蔽不说,发大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