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17章 你去挖坟了

第17章 你去挖坟了

的德行。
    将药箱里的犀角杯、珠串、银元,放进自己的军挎。
    这一趟,仅是这些东西,对他而言也足够了。
    如今的农民,腰杆子也是硬的,不比城里的工人差分毫。
    犀角这东西,对小儿高烧惊厥而言,可谓是一味圣药。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在鸽子市上,小米不比大米、白面便宜多少,是养胃、养身的好东西。
    上面下来检查的,如果不会说话,赵四海一样劈头盖脸的就骂,不也是屁事儿没有吗。
    看本医书,就能瞧骨伤?
    见老妈勉强接受了赵老大的说法,李胜利这才带着兄弟三人开始卸车。
    将工具装好,又塞满了棉鞋,背包也被撑了起来,细密的针脚看上去赏心悦目。
    你咋不上天呢?
    将自己认为值钱的东西放进军挎,又试了一下新改的牛皮背包,正好可以放下洋镐、工兵铲。
    “熏鱼跟兔子,我少拿一点就行了,粮食您也不要准备太多,家里地方不大,放不下。”
    这也不是人该做的事情。
    忙活完这些,李胜利就半躺在床上,开始端详挎包里的犀角杯跟奇楠珠串。
    虽说不齐全,但放血针的做工不错,钢铁材质的针体,依旧带着亮白的光泽,显然是当初专门定做的精品工具。
    自己的理由,被海爷怼了回来,李胜利也不再推让,等将兜里的金块处理了,再回报也不晚。
    到了城里,你不要管饭,家里给他们备了饭。”
    饭都吃不饱,再好的文玩也不过就是破烂而已。
    出门看到已经装了小半的马车,李胜利刚要说话,就被赵满奎给拦住了。
    “兔崽子,你去乡下挖坟了?
    只不过当文玩来定价,在绝大多数人不识货的前提下,这些东西还真是不值一件狗皮大衣。
    里面有粮票、肉票,先出去吃了饭,回来以后再说咱们娘俩的事儿。”
    在李胜利的指引下,赵老大驾着马车到了四合院所在的街口。
    瞅了一眼自己脚上已经毛边的单鞋,因为李老爹的伤情,李胜利至今没有棉鞋穿。
    “呦……
    明天让他们哥三个跟你一块回去,路上不太平,人多路好走。
    等回去的时候,我让满奎给你开个介绍信,这样路上就不怕被查了。
    李胜利的说法,让赵四海点了点头,这个理由还是说的过去的。
    咱们这边有山有水的,你家里也有山有水吗?”
    药箱里除了犀角杯、珠串、银元,也不是空空如也,除了半套放血针,还有一个砚台,几块残墨。
    “让你拿你就拿着,捕鱼下套,你不是教给几个孩子了?
    胜利,背包给你弄好了。
    两双大头鞋,给你换了十四双棉鞋,只大不小,你瞅瞅。”
    正屋的锅里,飘出兔杂香味的时候,赵满奎也拎着一个大皮包走进了院子。
    李胜利的献宝,并没有引来老妈的夸赞。
    又将兔肉抹了盐跟香料,一遭送进了简易的熏房。
    你老哥我既不会坑乡里乡亲,也不会坑你这个小兄弟的。
    时间在把玩古物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流逝,等听到院里响起车马声,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但韩金花不为所动,看他的目光,还是带着煞气。
    我家住在四合院里,那边的住户多,这么多东西带回去,会惹麻烦的。”
    等三人冒着热汗卸完了烧柴,老妈韩金花这边依旧不说话,而是给了李胜利一小沓钱票。
    “你这是在柳爷那边得了点拨,下乡行骗去了。
    大概七八点钟的样子,马车就进了安定门,一路上算是顺风顺水。
    作为洼里的大姓,儿子还是村支书,海爷自有其蛮横的地方,不说整个洼里村。
    “还知道回家?”
    李胜利这边压住想要去山上,再砍点金子的想法,开始收拾自己的收获。
    刚刚忙碌完的四合院里,空无一人,李胜利悄悄推开屋门,迎来的就是老妈韩金花锋利的目光。
    “老哥,是不是换的多了,一双棉鞋五六块的。”
    你要是想走邪道,咱们娘俩赶紧的分家单过,别带坏了你弟弟、妹妹。
    李胜利的理由,在海爷这边是不成立的。
    逮了不少兔子,这些兔皮,做个半大衣也够了。
    只是对于下馆子,他毫无经验可谈,也不知道兜里的一块八毛钱够不够用?
    对于赵满奎的嘱咐,李胜利也没放在心上,自己在洼里,人家管了饭,到了城里,他一样要管饭的。
    路上,忠厚的赵老大依旧话不多,老二还是缠着李胜利打听看鱼下套的经验。
    李胜利的这个理由,在赵四海看来更是扯淡,活了六十多年,他还没听说过,谁家吃的太多放不下呢。
    初冬的工作日,街上也没什么人,怕惊着家里老妈,李胜利让三兄弟在外面等着,自己先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