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徐浩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
“李教授,我是徐浩。这么晚打扰您...”徐浩的声音有些颤抖。
“小徐啊,我正想找你呢。”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慈祥的老者声音,“刚看完《酱园弄》,有些话想跟你说。”
李教授是徐浩在电影学院的恩师,当年最看好他的老师之一。
毕业后徐浩忙于拍戏,联系逐渐减少。
“老师,我...我让您失望了。”徐浩哽咽道。
“傻孩子,谁没有失手的时候。”李教授温和地说,“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做。”
“我想重新学习表演,从基本功开始。”徐浩说,“您能帮我推荐一位老师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你认真的?现在你这个地位...”
“我从未如此认真过,老师。”
“好!“李教授突然提高声音,“这才是我认识的小徐!明天早上八点,来学院找我。”
第二天清晨,徐浩准时出现在电影学院门口。
好多年了,校园几乎没什么变化,只是多了几栋新楼。
走在林荫道上,他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怀揣梦想的穷学生。
李教授的办公室堆满了书和录像带。八十多岁的老人精神矍铄,见到徐浩就递给他一杯热茶:“先说说,为什么突然想回炉重造?”
徐浩捧着茶杯,将《酱园弄》失败后的心路历程一一道来。
“张一白啊,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李教授点点头,“他看人很准。你这些年确实被明星光环困住了。”
“老师,我该怎么办?”徐浩像个迷途的学生般问道。
“表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教授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名片,“去找她吧,方梅,我最好的学生之一。她会帮你找回表演的本能。”
名片很简洁,只有一个名字和地址,在bj郊区的一个工作室。
“方老师...严格吗?”徐浩小心翼翼地问。
李教授笑了:“她会把你打回原形,再重新塑造。过程会很痛苦,你确定要尝试吗?”
徐浩握紧名片:“我确定。”
三天后,徐浩驱车来到郊外的工作室。那是一个改造过的仓库,外观朴实无华。
推开门,里面却别有洞天,宽敞的排练厅,满墙的镜子,各种道具和器材井然有序。
一个身材瘦小的女人背对着门,正在整理一堆面具。
听到脚步声,她头也不回地说:“把鞋脱了,换上练功服。第一节课已经开始十分钟了,你迟到了。”
徐浩愣住了:“方老师?我是徐浩...”
女人转过身来。她约莫五十岁左右,短发,眼睛锐利如鹰。“在这里没有明星,只有学生。”她指了指墙上的钟,“十秒钟,换好衣服站到这里来,否则今天就到此为止。”
徐浩从没见过这样对待他的人。短暂的震惊后,他迅速按照指示行动。
换好练功服回来,方梅已经盘腿坐在地板上:“坐。”
徐浩乖乖坐下。
“李老师跟我说了你的情况。”方梅直视徐浩的眼睛,“你忘了一个演员最基本的素质,专注、敏感和真实。这些年你太依赖外在的东西了:名气、颜值、粉丝的追捧...”
徐浩低下头:“是的,方老师。”
“抬起头来!“方梅突然喝道,“演员的第一课,永远直视自己的内心,不逃避,不躲闪。”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徐浩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表演课”。没有剧本,没有角色,只有最基本的呼吸练习、肢体控制和情感唤起训练。
方梅的要求近乎苛刻,一个简单的放松练习就让他重复了二十多遍。
“不对!再来!”方梅的声音在空旷的工作室里回荡,“你的肩膀还是紧张的,你的呼吸是紊乱的。连自己的身体都控制不了,怎么控制角色的灵魂?”
下课的时候,徐浩浑身是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方梅递给他一瓶水:“明天同一时间,不许迟到。”
就这样,徐浩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魔鬼训练。
每天清晨六点起床,跑步、练声、做基础训练;上午跟随方梅学习表演理论和方法;下午独自研读剧本、分析角色;晚上则观看经典电影并做笔记。
最初的几周异常艰难。
方梅毫不留情地拆解他多年形成的表演习惯,强迫他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有一次,一个简单的情感记忆练习让徐浩崩溃大哭,他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真实地感受过任何情绪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表演。
更让徐浩压力山大的是外界的反应。
“过气明星垂死挣扎”
“早干嘛去了,现在才想起练演技”
“作秀吧,三个月后又是一条摆烂好汉”
最刺痛的宁致远在接受采访时暗讽:“有些人总把失败归咎于角色不适合,其实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真正的演员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