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后期虽然奢靡无道,但作为开国之君,加上太康之治的基础,还是勉强能镇得住天下,那些忠于晋朝的大臣便上书说“自汉武帝以后,历代诸侯王都是只有享乐一道,并无实质的兵权,而今陛下封了那么多的诸侯王,且又赋予他们兵权,一旦他们存有异心……”司马炎闻言,说道“朕如此安排自有分寸,况且司马家能走到今日,也是因为团结一致。”大臣无语,司马炎却心道就算有乱,那也是司马氏的天下!不久,又有大臣说“自汉至今,胡人越聚越多,只关中一地,胡人人口就占了一半,若是这些胡人起了二心,恐怕……”原来,当年刘叔重塑汉国后,为了缓和与匈奴的关系,便与匈奴大萨满达成协议,允许一部分匈奴人进入中原生活,这样匈奴人的生存空间大了,压力小了,犯边劫掠的事自然就少了很多,况且自和亲开始到如今,匈奴人的血脉中,就多多少少有了汉人的血脉,待到了魏晋之时,中原因为瘟疫和战争,人口仅存千万左右,所以不论是曹家还是司马家,为了充实中原人口,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招引或强制这些胡人入居中原,其中人数最多的便是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这五族,司马炎也知胡人数量不少,但他如今已只知享受,让他处理此事,怕也是难于登天,所以他也只能饮鸩止渴的让官员多加压迫胡人,让他们不敢生反叛之心。
太熙元年,司马炎病重卧床,此时那些开国元勋大多已经去世,而九品中正制和二品制带来的恶果,也显现了出来,那就是朝中的官员大多都是只会空谈的名士或者二代们,能支撑门面的官员几乎没有几个,而就是那些颇有能力的官员,也被国丈杨骏排挤在宫外,杨骏为了霸权,就亲自待在司马炎左右伺候,并趁机随意撤换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等到司马炎病危,皇后杨芷便奏请让国丈杨骏辅政,司马炎见身边无人,便只好答应,没多久,司马炎便去了。司马衷继位后,改年号为永熙,尊继母皇后杨芷为皇太后,立妃贾南风为皇后,封太尉杨骏为太傅,让其辅佐朝政,同年八月,又立其子广陵王司马遹为皇太子,司马衷继位后,国事全由国丈杨骏掌控,司马衷智力低下,无法对抗外戚杨氏,于是,皇后贾南风便巧言令色,让司马衷凡事都听自己的,不久,贾南风为了阻止杨骏独揽政权,便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令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之后,楚王司马玮就从荆州带兵进入洛阳,贾南风有了支持,便在元康元年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随后杨骏被杀,皇太后杨芷被废,杨骏三族也被诛灭。
而之后,朝政大权就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掌控了,贾南风
见自己未能独揽大权,心中极为不满,
于是她又下旨,令楚王司马玮杀死了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过后,贾南风又以司马玮伪造手诏,害死司马亮、卫瓘的罪名,将其处死。而这一下,贾南风算是捅了马蜂窝,诸王听说贾南风不但杀了皇太后,还杀死了司马懿的第四子,太宰司马亮,诸司马王害怕再这样下去,屠刀早晚要落到自己头上,于是,司马诸王纷纷开始招兵买马,贾南风大权在握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荒唐举措,而司马衷由于智力低下,只能对贾南风唯命是从,有一日,一位大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上书司马衷说“陛下,现在外面到处闹灾荒,老百姓没有饭吃,天天都有饿死的人。”司马衷大笑道“既然没有饭吃,那他们又为何不喝肉粥呢?”上书的大臣听了,顿时是哭笑不得,从此,国中大事再无人禀报。
贾南风大权在握后,国内一时倒也算太平,可惜她却多年无子,加之太子自幼聪慧,对贾南风也是虚与委蛇,贾南风知道如此下次,自己早晚要被太子一党扳倒,于是她疯狂找来强壮男子,可惜却依然没有怀上,贾南风见状,便与贾谧等人合谋,将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并囚禁于金墉城,而当年被司马家所灭国的孙权次子孙虑等人,也乘机污蔑司马遹在金墉城大骂贾南风,还说一出去就要联络各位叔父诛灭贾南风一党,贾南风闻言,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立刻就派人暗杀了司马遹,太子司马遹一死,顿时是天下震动,太子司马遹的老师司马伦乃是司马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