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辞晚在望江山的黄字洞府中又潜心修炼了两日。</p>
期间,她将原先得自狐妖的那一段“狐惑”也给卖出了。</p>
【你卖出了狐惑,结丹期大妖之求索,嗔、痴、悟,一斤七两,获得了《倒转七星阵道书》一册。】</p>
是一册书!</p>
这是实实在在的一册书,而并非是如从前那般,或者一篇经文虚空而降,或者一段法术映照投射。</p>
它非常与众不同。</p>
宋辞晚将其从天地秤中取出,发现这书册约有半指厚,摸上去不像是由寻常纸张制成,而是有一种如同丝绡般的绵滑之感。</p>
翻开,扉页有一句话:天下之道,吾已尽透,今取天上星,演吾道之意!</p>
第二页,又有一句话:人间道途尽矣,与吾结缘者,尽读此书,必得天下阵道巅峰传承,亦受无穷道尽之苦!</p>
下面有落款:悲叹散人。</p>
看到这里,宋辞晚翻书的手立即顿住。</p>
她的目光又往上移,再次看向了上方那一句:尽读此书,必得天下阵道巅峰传承,亦受无穷道尽之苦!</p>
不知为何,她的眼前却有片刻恍惚。</p>
依稀似是见到,一片无穷的虚空,一个荒芜的世界。</p>
群星坠倒,日月无光。</p>
大地片片翻裂,沧海尽数干涸。</p>
十万年的古树断裂枯萎,天柱般的高山风化为尘埃。</p>
神明般的巨大身影伏在地上,最终血肉脱落,白骨成灰。</p>
一切生灵都消失不见,唯余一声叹息,宛如道韵般,在虚空中轻轻一叹。</p>
回音袅袅,余响在宋辞晚的耳边。</p>
宋辞晚手一颤,这一册阵道书忽然便向地上坠落。</p>
坠落时的气流涌动翻起了书页,宋辞晚立刻抬手一指,摄气术施展而出,瞬间裹住了这本书册,好险没有使那后续的内容被真正翻开。</p>
宋辞晚连忙将其重新拿起,紧紧阖上。</p>
一种后怕开始在她心间回荡,还是那一句:亦受无穷道尽之苦!</p>
太震撼了,也不知这位“悲叹散人”究竟是何人,能够有这样的口气,说出这样的话。</p>
而方才在恍惚间,宋辞晚透过那一行文字所看到的画面,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是过去还是未来?是此世还是他世?</p>
说不出来,分辨不出。</p>
宋辞晚只能控制住内心的震动,更是克制住再次翻开这册阵道书,去仔细研读其阵道奥秘的冲动。</p>
她平复情绪,将这册书重新收回天地秤中。</p>
不敢看了,至少现在的她,是不敢再继续看下去了。</p>
宋辞晚站起身来,在洞府中踱步良久。</p>
大白鹅伏卧在一旁,抬起鹅颈懒洋洋地看了她一眼,一副吃饱喝足,万事不愁的舒适模样。</p>
宋辞晚最喜欢大白鹅这副无忧无虑的样子,眼下被它这么一看,她就笑了。</p>
“大白呀,还是你的日子过得好。”宋辞晚走到大白鹅身边,蹲下身来轻抚它的鹅颈与鹅背,白鹅的羽毛光滑顺溜,还带着人间生灵鲜活的温度,手感好极了。</p>
宋辞晚撸了一会儿鹅,烦恼便也消去。</p>
人心总是漂浮不定,若无远虑,必有近忧。若是远虑近忧皆无,偶尔也说不定会冒出一些虚无缥缈的烦恼。</p>
要时刻维持情绪稳定并不是一件易事,这需要修持,更需要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这种反复与漂浮不定。</p>
因此道家要收心,佛家要入定,习武者还需要降服其心猿意马,读书人要养浩然之气……</p>
宋辞晚撸完鹅,又起身到洞府的另一间静室去收拾自身。</p>
还是拿出铜镜,先捏脸。</p>
她将自己的脸又捏成了原先租赁洞府时,对外展露的那副清秀少年模样。</p>
不丑,也没有顶好看。</p>
泯然众人的同时,若是仔细瞧来,又似乎还有些亲和力。</p>
很好,以后这个身份就叫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