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不能撤,若是撤军回朝,北疆势必糜烂,异兽若是倾巢而出,从此我大商再无北疆之土。”
陆嘉运送军粮,行至孟尝营帐,足足谈了有两个时辰方才离去,此事瞒不住身为主帅的闻仲,此刻问道,也是想知道这位崇侯是怎么打算的。
“崇侯有言,北疆乃是大商之北疆,非崇城之北疆,太师但凡有命,孟尝听令便是。”
“我在乎是整个殷商,若是因为尔等固执己见,干扰到我殷商国运,十个北疆也比不过整个天下的安危。”
他明白崇侯提前几日告知传话的意思,自己营内的兄弟此刻也都忧心忡忡,朝歌大军若走,北海可怎么办?
只有真正在北海奋战过,才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实力是多么的渺小,没有朝歌大军的帮助,崇城,乃至整个北疆根本平不了北海的这一场叛乱。
崇侯能给他的,不是这一千人,后续还会调拨一万甲士,五万仆从军支援燕城,也算是认可了他这一个裨将的身份。
“末将孟尝,帐前听令。”
你们自己看着办,我怎样都行。
孟尝正坐在将座上烦躁,身下副将赵丙,两军校尉侯昶、辛评看着面露难色的孟尝心中也是沉甸甸的,他们倒是不知道密信的事情,只是单纯的忧心北疆的未来。
孔宣很强,能轻松将九婴打得重伤垂死,也能仅靠威慑就逼退浴火的毕方,实力可见一斑。
崇侯口信,若是朝歌大军退去,他将带着余部退守燕城,若事不可为可撤回崇城待命。
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在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我国家的子民才是我真正的兄弟,排外向来都有。
感受着脑海里的新技能,孟尝感叹着时不我待。
闻仲手势虚压,示意孔宣缄默,他和孔宣是一类人,以殷商整个国运局势为重,扶持北疆是为了压制西周,可现在不仅西周没压制住,反而因为北疆的战局拖住自己的主力,得不偿失。
其实他心中早就有了决断,之所以议事,也是想让大家知道其中利害。
假以时日,习练长了,自己的灵活技巧加上大力出奇迹,就算是再面对祸斗,他也能从容应对。
我就一条命,反正大儿子在朝歌,自己这条命都搭进去了,你们还能要求我做什么?
“朝歌有变,大王年前身子便开始多病起来,现在又突然驾崩,我,大商太师闻仲,奉王命征讨不臣援助北疆战事。”
闻仲看了一眼魔礼青,才面向孟尝淡淡的问道:“孟将军,崇侯可有话说?”
这位崇侯不傻,他说的都是实话,没有朝歌大军的支援,北疆除了退缩防守,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该来的,始终要来,按照原剧情,闻仲回不去的,想到这些孟尝心态笃定下来,问题不大,太师远征北海十年未归嘛。
袁福通面对妖魔异兽要摆烂,崇侯表示自己无力抵抗也要摆烂,太师要顾着所谓大局,还是要摆烂。
但凡北疆生乱,自己一死了之便是,失去北疆的不是崇城,是朝歌。
“魔礼青,你和你那四弟一样愚钝吗?不走又能如何?伱们连一只夔龙都打得如此艰难,你们根本没有见过那些真正超凡脱俗的异兽,你知道当日黑云之后还有什么吗?”
看着议事归来的将军,崇城军静默无声的列阵在营内空地上,任由风雪吹拂,却如铜铁塑像屹立不动。
行至帐前,远远就听见孔宣和魔礼青争执的声音。
闻道:长短兵器精通,增加20%出招速度,增加长短兵器习练熟练度。
句句宣言如重锤击在孟尝的心底。
与其死在固守的城墙里,不如向死而生,以战养战,把北海打得天翻地覆。
孟尝手上攒着自己这一军人马的虎符,脸上阴晴不定。
这是升任裨将时出现的技能,前面20%出招速度固然重要,但真正让孟尝在意的,还是后面增加长短兵器习练的熟练度这一条。
“退军实非我之所愿,望北疆诸位体谅朝歌王廷。”
任贤用能,文治武功,与大臣同心同德的一代君王,就此落幕。
“全军听令,整军备战,明日清晨,诸将士可愿随我,挥师北伐,直指北海?”
大营中谣言四起,说是太师伤心欲绝,不日大军即将返程回朝歌,拱卫大商的统治,先固内防之后,再图北疆安宁。
那既然如此,都别玩了,大家各走各路,各自想办法求活吧。
去你个粑粑的为了大局。
“愿随将军赴死,愿随将军赴死。”
北疆都打烂了,他不在乎未来坐在中央的是商王帝辛,还是周天子姬发。
“启禀孟将军,太师正在帐中召集各军主将,请将军立刻前往。”
内减赋税大力鼓励事农桑,加强与四方诸侯疆域的渗透与通商。对外也亲自率军征讨不臣诸侯与四方夷狄。
风雪未停,营门外正是清扫着积雪的甲士,将埋过小腿的积雪装上木桶然后用马车往城外岱宗运去。
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