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四章 重构起讫

第四章 重构起讫

   若是换一种方式,也许这一次能有所不同。
    在看到“星”以前,他再度进入到宁静的屏息状态,重新分离开始融合的三种视野,直到自己更多地退缩于机器身的体内。
    人身只留下了一点主动的意识,像是被人所控制的某种机器一样,低过了自己的头。
    机器身在月球轨道行者号上抬首,见到了掩蔽在群星之间的地球。
    地球是那么的小,挂在天空只像是一轮明月,它又是那么的大,好像建筑在无何有的空中的明月。
    无上明星微不可查,寂静地漂浮在地球的轨道上。上面的人在低头的瞬间,便再度看到了那无限的晶格,那反复折转的晶面,还有数不尽数的星星。
    按照后来的推测。
    那被认为是地球的倒影。
    其中既有青星,也有黑星,有冰白的雪球,也有现在的绿色天体。
    可惜的是亲眼见到这个景象的始终只有一个人。
    行者号上发出了命令,几秒钟后,这个命令才传达到了微型飞行器的芯片。飞行器轻轻滑动,给予人体一个向下的力。无意识的人便在无意识间坠向了明星。
    “那么,我会见到什么呢?”
    人的“灵魂”端坐在行者号钢铁的船舱中,凝神静息地等待着。
    接下来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很快,他的眼中就倒映出了无数的门。
    他敏锐地发现,在机器身的眼中所看到的“门”,要比近距离接触时,更加遥远。
    不论如何,他的第一个想法都得到了证实。
    门会沿着意识波发生传递。
    所以机器身和不定型,不论如何都是逃不掉的。
    由于现实物理宇宙信息传播速度的限制,观测站在这个时间开始,比起李明都的实际感受已经总是晚了一步。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们察觉到了一股特殊的神经信号。这一神经信号的出现标识着李明都人身的大脑见到了门,并在大脑中形成了对门的印象。
    这一信号无关真实视觉,而是联通了神经。换而言之,即使是人眼前出现了幻觉,它也会将之识别。
    “它会传递到其他两个大脑中吗?”
    有人刚刚提问。
    他的问题在一瞬间就得到了解答。
    几乎是同时,不定型身也出现了对门的印象。接着在稍后,但也绝对是一秒钟以内,机器身同时给予了回应。
    这些数据全部被纳米机器诚实地记录下来,在最后的时刻被发送到了观测站。
    于是,虚拟实境中,除却原来的两条曲线,第三条曲线开始歪歪曲曲地向着两端爬行,直到交汇于同一个空间的终点。
    最后的形状不是一条开放的曲线。
    而是一个封闭的锥。
    因为在这一次的实验中,门的信号不是按照补充流程的顺序发出的,它是在沿着意识前后抵达了不定型身和机器身。不定型身在收到后,同时向机器身发出。
    最后是两个门的信号陆续抵达了机器身。机器身的纳米机器最后的情报证实了这一点。
    李明都说过,门是一个一个不停出现、打开或者关上的。实际似乎也是如此。
    所以对于门的印象信号,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接着一份不停发射的。这方便了对神经信号的读取。
    因此,可以绘出许多个锥体。
    直到信号消失为止,观测站的计算机处理了全部的数据。
    一个接一个锥体出现三维的视图中。
    锥体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仍然呈现出了某种趋势。
    锥体的尖端,或者说人体连接其他两个身体的速度在变快。
    “他的第二个想法被证实了。无上明星的捕捉速度也是有限的。”
    参同喃喃道。
    有人问:
    “这个趋势是不是意味着,人体和其他两个身体在互相接近?”
    参同摇了摇头,说:
    “我们能定位三个身体的信号来源吗?”
    有人立刻做了检验。信号来源没有变化,说明在信号发出的瞬间,三者还各按其位。不过只在下个瞬间,所有信号已经全部断流。
    若是按照李明都原先的吩咐,以补充流程的数据强行测算,现在这三个位置应该在变近。
    因为距离越远,速度越慢。
    “不对,你们快看。”
    可惜的是因为信号的断流,李明都已经不可能得到答案了。
    在短暂时间中,有人发现了那个谬误。他指着手,于是绝大多数人都发现了。
    那个决定性的数据异常点。
    按照拟合的图像,不定型身和机器身的距离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它们各自和人身的距离却在不停缩短。
    并且,很快,这两条线相加之和,都已经短过了第三条线。三条线早已不可能连成一个三角形。
    换而言之,按照意识传递的数据测算,李明都在那个瞬间,既存在于地球的方位,也存在于月球的方位。
    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