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朱楩在穿越之后就一直心心念念期盼的就番之日,总算是来了。
可是朱楩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现在是明朝,是‘古代’来着,这交通工具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其实他还算好的,可以坐着马车。
而随行的护卫们,只有身为指挥使的王福,和他手下的副将有坐骑,大多的士兵都是步行的步兵。
而且沐春不敢自傲,而是也抱拳行礼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个佥事,怎敢让您拜见。”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主要是他们离开应天已经二十多天了,天知道这一路走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朱楩转动着眼睛,一个是比较奇怪沐英与沐春怎么知道自己的行程的,同时也在暗想,自己作为岷王,原本的封地应该是在岷山岷县。
可惜他后来的学科主要是信息类计算机类学科,要是真的是物化生那就更舒服了。
朱楩却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迁徙?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吗?”
如此平易近人的王爷,他们从未听闻过。
事实上沐春确实从十七岁起就追随父亲沐英南征北战了,而且常为先锋,可见武力与胆色都是上佳。
朱楩还好,他现在年纪不大,身体也没有张开长大,所以可以蜷缩在马车里睡觉。
可如今他被改封到了芸南。
“是。”
朱楩好奇的打量着沐春的模样,发现这人虽然不是魁梧壮汉,但是身上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一看就是个老将。
王福抬头看看前方,再看看周围,想了想说道:“快了。”
王福只好解释道:“确实有那样的原因,有的人家在本地没有多少种田,加上前些年芸南刚被西平侯(沐英),永昌侯(蓝玉),与傅友德大将军平定,为了不让芸南再出乱子,于是陛下才决定迁徙中原百姓到那边生活,而且给了很多人土地。”
可百姓怎么也要大批迁徙?
他是真的感到好奇,毕竟他家老子对百姓还是很好的,老朱同志是恨透了那些贪官酷吏,而那些贪官酷吏祸害的,还不是百姓吗。
沐春和王福都眼角抽了抽,这位王爷怎么有点喜欢占便宜?不过又好像不是完全在占便宜。
接着,沐春又转过身,冲马车内的朱楩抱拳拜了下去:“沐春奉父亲之命,等在此地恭迎岷王。”
这可是明朝初期,洪武大帝朱元璋还活着呢,这一代的王爷可不是假的。
要知道朱楩可是亲王,除非遇到其他藩王,否则任何大小官吏都得以最高规格接待,并且他想要什么,都得尽可能满足。
顶多晚上点几个篝火。
原来这位将军竟然就是西平侯沐英的长子沐春。
“多嘴,”王福瞪了眼那个士兵。
王福也已经习惯朱楩这样的询问了。
幸好现在刚进初秋,还不算寒冷。
于是他们在离开应天的一个月后,终于来到了芸南境内。
王福毕竟是指挥使,而佥事一般都是指挥使的副手。
那些士兵,包括王福在内,可都是席地而眠的。
“不过咱毕竟是理科生,说不定能开发出一些东西出来,”朱楩有着很大的自信。
主要是作为现代人见识过好东西,所以才对这些不入眼吧。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接着,部队继续赶路,而且正如赶车士兵所言,他们是行军部队,身为军人的素养自然比普通百姓更高。
不大一会儿,有一个中年将军被带到了马车前。
王福以眼神询问了下朱楩的意思,见朱楩没有要插口的打算,于是吩咐道:“把人带来。”
而且士兵们发现,一路走来,朱楩并没有高高在上的端着架子,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离开马车,跑来和士兵们一起端着大锅饭吃。
沐春今年看起来已经快三十岁了,他比朱楩大了足有十六七岁。
结果朱楩不但没有引起士兵们的不满,反而不知怎么得到了许多美名。
但是也不能说不好,毕竟王福也说了,只要中原百姓过去,都会分到地,有的在家乡生活不下去的人,想做出改变自然不是坏事。
朱楩看着手里的一大坨红糖,嫌弃丑陋丢在一旁,这东西实在是难以下口。
王福一看到此人,连忙翻身下马,双手抱拳道:“指挥使王福,见过西平侯世子。”
而且朱楩还有柔软舒适的蒲团坐,马车里甚至还有各种美味糕点与坚果,甚至是糖果。
“敢问来者可是岷王车架与随行?”
比如王福手下就有两个指挥同知,以及四位指挥佥事。
虽然也不知道王福的话又有几分真假和隐瞒。
这沐春故意提到岷王,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不过嘴上却说道:“不用多礼,说起来咱们可还是亲戚。你爹西平侯是我爹的义子,算起来我得喊一声大哥。你就喊我叔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