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 第31章 斗转星移

第31章 斗转星移

    这样的人,军事能力哪里像是被演义神话?
    “原来是阳明啊,亮早前在水镜先生那里听得阳明大名。”
    “便想拜访,与阳明赋诗论古,谈今。”
    “却是没想到今日,阳明前来亮这陋室草庐,真是怠慢怠慢!”
    诸葛亮听到独孤言的名字后,当即就是一通场面话。
    独孤言闻言,不禁在内心呵呵一笑。
    这聪明人啊,说话就是不一样,不像张某人。
    “子安,快去备些茶点,先生我要与阳明畅谈。”诸葛让书童前去弄些点心的同时,将独孤言请入座。
    俩人在书房中对坐。
    诸葛亮将茶奉到独孤言身前,这才开口问道:“不知阳明寻亮,是欲谈诗作赋,又或论古谈今乎?”
    独孤言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捧起茶盏,轻轻的吃了一小口后。
    才慢悠悠的回答:“在下,拜访先生,既不是欲谈诗作赋,也不是论古谈今。”
    “哦?那为何事乎?”诸葛亮疑惑。
    独孤言闻言,心中冷笑。
    这诸葛亮摆明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对方都知道自己要来,又怎么可能猜不出目的。
    不过他也不在乎。
    而是笑着继续道:“如今天下大乱,先生躬耕于南阳,避于乱世之中,不知可有致仕之意乎?”
    对于诸葛亮这种人,有些话其实没必要遮遮掩掩。
    对方何等聪明,岂会不知道他的目的。
    然而诸葛亮听到他的话后,哈哈一笑。
    “亮懒惰成性,平日耕耘有食,空暇时,会约上三五好友,饮酒谈笑,并无致仕之意。”
    诸葛亮的这番话,若是在其他人听来,肯定会以为是真的。
    然而独孤言却是知道,诸葛亮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在等一个明主。
    试问,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胸中满是才华,怎么可能不想施展出来。
    若是水镜那种已经年过古稀的人,没有致仕的想法,那还算是很正常。
    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道:“既如此,先生何以定三分天下乎?”
    此话一出。
    诸葛亮顿时瞳孔一缩。
    这一幕全部落在独孤言眼中。
    诸葛亮此刻内心之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不知道为何独孤言会知道他的三分天下之概论。
    他记得,他好像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
    不过震惊归震惊,诸葛亮很快就调整过来,脸上依旧笑呵呵的,“这么说来,阳明是替大汉刘皇叔来相邀在下?”
    “非也!”然而独孤言当即否认。
    “在下并非为主公而来,亦不是中兴大汉而来。”
    “那阳明是为谁而来?”诸葛亮眼神微眯,似要把独孤言看透。
    “呵呵,当然是为了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而来。”独孤言回答。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下生如蝼蚁,倒是也想为苍生寻一安居乐业之道!”
    “至于成败,悠悠苍天,自有决断。”
    闻言,诸葛亮眼睛一亮。
    嘴里呢喃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言至理啊。
    在古代,确实如此,百姓的位置很尴尬,所谓兴亡,皆是那些大人物的一念之间罢了。
    “阳明昔日立圣人之言,今又口出至理,亮佩服之至。”
    “但,既然兴亡百姓皆苦,阳明辅佐刘使君,何意也?”诸葛亮挑出独孤言话语的矛盾之处。
    然而独孤言却是呵呵一笑反问道:“先生,岂不知商公变法乎?”
    闻言诸葛亮不淡定了。
    顿时眉头拧紧。
    他当然明白独孤言的意思。
    独孤言说商鞅变法,其意思摆明了就是要改变士族土地兼并的恶循环!
    自古,士族土地兼并就是导致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点,诸葛亮再清楚不过了。
    只不过这话他不敢说,一旦说出来,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下场是很凄惨的。
    相对于的例子,可以看看两汉之间的王莽。
    坐到皇帝的位置,手中握着天下最大的权力。
    触碰到这个问题之后,最终还不是落个身死的下场。
    对于王莽,诸葛亮虽然不喜他篡位叛主,但是其政治立场是站在百姓这边的,所以他还是很佩服的。
    他自己虽然也是士族,但更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劳作,对于剥削百姓,他很反感。
    不过眼下独孤言的话,他不敢认同,因为这几乎根本不可能办到。
    于是便道:“阳明欲与士大夫为敌,岂不知如蚁撼象乎?”
    “且如今曹操拥兵百万,有一统天下之势。”
    闻言独孤言收起笑脸,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颠倒乾坤,重整山河,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生应该也知,今,益州已定,曹操即将南下。”
    “在下已劝吾主,北上斜谷,夺取长安,曹操携大军南下,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