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 第84章 吴侯,还记得那个约定吗?

第84章 吴侯,还记得那个约定吗?

    程昱明白,丞相名为支援合肥,实为撤兵。
    南郡既失,纵然打下赤壁,亦首尾不能相顾。
    而当下,曹军士兵水土不服,染疾愈发严重,周瑜又治军严整,无一丝一毫的纰漏!
    虽然还在对峙,但胜势已失,又失去南郡依托,孤军深入不是明智之选。
    还不如留曹仁部,改攻势为守势,以后再徐徐图之。
    而若说撤军,必然影响士气,正好,借着支援将主力大军带到合淝,再从那里将大军撤回许昌。
    公元208年,建安14年,12月末!
    曹军大造战船,一边摆出随时造进攻的姿态,一边徐徐撤兵。
    而就在此时,合淝城,又是另一般景象!
    一个三十多岁,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站在城头向下观望。
    只见旌旗林立,铁甲凛凛,漫山遍野的都是东吴的兵马。
    一副将手捧一封书信传来,那书生赶快拆开:丞相大军需整顿兵马,坚守三个月援军必到!
    他暗暗着急:“如此,三个月,合淝城要失也!”
    此人正是合淝守将,别驾蒋济,此刻,他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看到丞相的援军!
    但没有!
    没有,就只能靠他自己,还有手下的三千守军!
    滚石原木有些,但终究不算太多,他又不是武将出身,根本抵挡不住孙权的五万大军!
    他思索了半晌,想了个险招!
    他吩咐一名部将:“传令,将所有旌旗全部拿上来,都给我立在城楼上,士兵穿着铁甲也都给我站在城楼上,要人挨着人,挤的满满的!还要让他们每日在城楼上大骂,就让碧眼儿好好看看我大军的士气!”
    “啊……这,倘若攻城又如何……”
    “休得多问,照我说的去做!”
    “是!”
    “另外,差三匹探马,各执一封书信,从西门、北门、东门出发,送与扬州各太守,让他们迎接丞相大军!”
    “啊,丞相大军到了吗?”
    蒋济咬咬牙,狠狠的说了两个字:“到了!”
    “在……在哪?”
    “就在……雩娄!”
    雩娄?
    离这儿也不远啊!
    军卒们一听丞相的部队到了,皆军心鼓舞,士气大振!
    直接在城楼上开骂了起来!
    孙权火大,派兵攻城,蒋济下令,滚石原木都不要命的往下扔!
    第一波攻城很快就打下去了,孙权搞了个灰头土脸,却不知道此时城中守城器械已不剩多少。
    孙权也是纳闷,找虞翻商议,合淝不是没多少人吗?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有底气?
    虞翻不禁皱眉:“莫非是援兵到了?”
    正这时,抓到两名探报,打开一看,孙权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难怪,原来竟真是曹操的大军到了。
    可孙权也不傻!
    这,不会是假的吧,他不是在赤壁和周瑜对峙着呢吗?
    没事跑这来做什么?
    偏在这时,周瑜的信也到了,说曹操及其主力已经于赤壁悄悄撤兵,咱们的江东保住了!
    这下,孙权是真的慌了!
    曹操于赤壁撤兵,不用说,肯定奔这边来了!
    呜呼,江东保住了,孤可要陷落了!
    得嘞,也别打合淝了,什么打赌不打赌的,都无所谓了!
    咱们赶紧撤兵吧!
    虞翻建议,当增添锅灶,造成增兵假象,再有序撤兵以防止敌军追击!
    可孙权着急啊,他顾不得那些,让大军立刻拔寨跑路!
    蒋济见此情形,还真就大开城门,带兵还追击了一波,倒是没杀多少人,但兵器锅灶捡了不少。
    最后孙权放了一把火,蒋济才不敢再追。
    至此,这第一次合淝之战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而曹操呢,人家根本就没去合淝,大军到了合淝边境,只派张辽去增援蒋济,自己带主力部队直接回了许昌。
    可当张辽风尘仆仆的赶到时,蒋济早把孙权赶跑了,张辽连个东吴的人影都没看到!
    这场战斗从孙权起兵,到张辽援兵抵达合淝,持续了几个月。
    而周瑜知道了曹军主力撤军,自己也不打了,并着程普为江夏太守,和曹仁隔江对峙。
    赤壁之战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
    这期间,刘备那边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建安十三年是润十二月,新年比以往来的稍晚一些。
    这个新年,整个三分江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致!
    江东江北,皆民不聊生,街道冷清,毫无生机可言!
    夏口这边却张灯结彩,百姓美滋滋的走上街头,看花车一辆一辆的走过。
    便是文景之治年间,都不见这等景象。
    有了事做,又有了钱赚,生活自然有了盼头,江夏百姓也才明白,为何新野军民都要跟着玄德,原来真能过上好日子啊!
    而南郡既然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