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饷后的第二天,曹卫国带着池平安进厂。
还让沈工收了池平安当徒弟,这可把易中海气得不轻。
在得知池平安要进入车间后,易中海曾主动提出收池平安为徒。
明面上说是关照院里的晚辈,实际上想将池平安握在手中。
以前他也在院里收了个徒弟,准备将那个徒弟培养成养老人。
可人算不如天算,那个徒弟在事故中丧生,让他的计划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个徒弟名叫贾东旭,贾张氏的儿子,秦淮茹的丈夫,棒梗的老子。
贾东旭没了,傻柱不靠谱,易中海就把主意打到了池平安的身上。
准备将池平安培养成第二个贾东旭,未来给他养老送终。
可是没想到,池平安会委婉拒绝,然后转头拜了沈工为师。
要知道他可是厂里为数不多的八级钳工,不知道多少人想给他当徒弟。
只是他担心教会徒弟而死师傅,也不愿意浪费精力。
所以,他在车间收的徒弟不多。
而他亲自提出收徒,池平安却拒绝了,这让他感觉丢了面子。
心里暗暗的记恨了池平安,也记恨了曹卫国。
谁不知道沈工是曹卫国媳妇的亲舅舅。
要不是曹卫国在背后捣鬼,池平安会拒绝他这个八级钳工?
关于易中海的不满,曹卫国不知道也不在意。
办好了池平安的事情,曹卫国找到李副厂长。
两人关上房门谈了二十多分钟,他们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次日,吕金鹏就蹬着一辆装满蔬菜的平板车来到轧钢厂。
卸车后采购科麻利的称重,采购主任和食堂主任亲自检查。
这一车虽然不是肉,但都是品相极佳的食材。
既能给上面交差,也能改善工人的伙食。
青椒200斤、豆角300斤、西红柿200斤、丝瓜200斤、韭菜100斤……
检查称重后,采购主任爽快的给吕金鹏当场结账。
大家心照不宣,谁也没有问过来源。
虽然这一车蔬菜比市场价稍低,但曹卫国轻松进账310块。
吕金鹏得到5块的辛苦费,乐的合不上嘴。
运一趟货就赚到三四天的工资,这要是被人知道了,怕是抢破头也要干。
一袋袋蔬菜送进仓库和厨房,曹卫国亲自下厨做菜,
刘利民和李飞在一旁认真学习,让胖子和马华羡慕不已。
傻柱虽然回到了厨房,但也没心思教他们手艺。
照这样下去,胖子和马华就是在当三五年的学徒也掌不了勺。
新鲜的食材加上曹卫国的厨艺,让用餐的工人吃的赞不绝口。
许多人吃完后拿着饭盒又打了一份,准备带回去当晚饭。
相比于自家做的菜,这工作餐的油水更大也更好吃。
秦淮茹也想打一份回家,但傻柱没在窗口打餐。
而且傻柱的粮票昨天就被掏空了,就算找了傻柱也拿不出粮票。
不过,秦淮茹的鱼塘里可不止傻柱一条鱼。
勾了勾手就让郭大撇子乐呵呵的给她掏了粮票。
这让附近的工人暗暗撇嘴,不少女工暗骂秦淮茹不要脸。
这个年代风气淳朴,可没有笑贫不笑娼的说法。
作风不好会被人戳脊梁骨,严重的还会被挂上破鞋。
但这些鄙夷的眼光,秦淮茹好像完全不在乎。
对此曹卫国暗暗摇头,也没有做出任何评价。
真要说起作风,他也不是什么好人。
乌鸦落在猪背上,谁也别说谁黑。
中午吃过午饭,李副厂长跟曹卫国叮嘱了几句。
最近食堂的工作重食材多,让他最近加强管理,盯紧了厨房。
主要是别丢了东西,毕竟除了蔬菜粮食,还有七头大野猪。
交待了工作后,还给曹卫国画了一张大饼。
食堂赵主任年底就退休了,他准备将曹卫国顺势扶正为食堂主任。
从副科级提升为正科级。
对此曹卫国自然是一番表忠心表态度。
安排好食堂的工作,让马亮盯着厨房。
曹卫国前往了保卫科,敲响了科长的办公室。
这时候,保卫科的郭科长正在小憩。
敲门声把他吵醒,心里顿时有些火气。
打开门一看是曹卫国,脸上的不爽立刻变成笑容:
“稀客啊!曹主任快进去。”
说着笑容满面的招呼曹卫国进屋,从文件柜里拿出杯子和茶叶。
给曹卫国沏了一杯茶:“曹主任最近忙坏了吧。”
曹卫国笑道:“还行还行,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不管多忙心里都是高兴的。”
郭科长竖起大拇指:“曹主任的觉悟是这个!”
按职务说郭科长的级别比曹卫国高。
而且还是保卫科这种实权部门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