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歌看着媳妇乖乖地点点头,就像温顺的小兔子,又忍不住的偷偷地亲了一口脸庞。
“哎呀,你……”
杨桃紧张地看了一眼打开的房门,脸红得就像水蜜桃一样。
“害羞啥呀,你是我媳妇,我还不能亲一下了嘛。”
秦晓歌笑着温柔地捏了捏她软嫩发红的小脸。
要不是怕吓着她,他真想抱着她,狠狠地亲得喘不过气来。
“哎呀,你脸皮咋这么厚呢,你赶紧出去转转吧。”
杨桃跺了下小脚,把秦晓歌往门外推去。
看着院子内一个大背箩里面装好了红薯和水壶,还有他需要的工具也已经放好,满满的感触,还是身边有个媳妇好啊。
杨桃帮忙把大萝筐扶到秦晓歌的肩膀背起来,而后又贴心地给他递过去一顶草帽。
秦晓歌戴上草帽子,手两边扶着箩筐的草绳子,对杨桃说道:
“不要担心我,我晚上会回来的。”
“嗯,我等你。”
杨桃跟着秦晓歌后面站在院子门口目送秦晓歌朝着山的方向走去,直到不见秦晓歌的背影,才转身回院子里把大门关起来。
秦晓歌路过上辈子自己的家,还是忍不住的朝院子里面看了一眼。
这是四岁的张宁在院子里面独自一个人玩着。
“嘿,张宁,你爸妈呢?”
秦晓歌问道。
张宁听到有人喊他,扭过来看向门外,是那天帮他赶走大鹅的叔叔,非常开心地摇摇手。小嘴吱吱呀呀地说着,毕竟是上辈子自己,秦晓歌大致能听懂他说的话。
“爸爸去干农活了,妈妈因为身体原因,在屋里做针线活。”
“小宁子,和谁在说话啊,来客人了吗。”
屋内传来张宁母亲沙哑而带着气喘的声音。
秦晓歌听到母亲咳嗽的声音,非常的心疼,差点破防流泪,他想见到母亲,又害怕见到母亲。
“哥哥下次给你带好吃的,我先走啦。”
秦晓歌急急忙忙地离开。
张宁一脸懵地看着刚刚还和自己说说笑笑的叔叔,怎么听到妈妈的声音,就跑走了。
秦晓歌一路上都能碰到以前认识人,即使他们不认识秦晓歌,但是他认识的他们的。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让他脱口而出地想打声招呼。
远远地看见上辈子父亲坐在田间忙碌刨地,加快脚步走上前去。
“叔,早,还认识我吗。”
秦晓歌站在田埂上看到上辈子父亲汗流浃背地举着锄头在刨地。
张宁听到有人和自己打招呼,停下手中活,抬起头看了一眼。
“认识的,年轻人,你是上次路过我家门口,帮我儿子赶走大鹅的那位。”
张父用背蹭了一下额头的汗,甩了出去。
“叔,你吃早饭了吗,我正好这里有几根红薯,给您拿两根。”
秦晓歌说着就卸下背箩,要拿红薯给张父。
“不用,不用,我等下把这块地刨好,就回去了,老伴和孩子估计在家等我的。“
张父急忙摇摇手。
“叔,先吃两根垫垫肚子,我这里还有很多。”
秦晓歌不等张父拒绝,就放下两根红薯,匆匆地背起箩筐走了。
“年轻人,你这是去哪里啊?”
背后留下父亲急切的嘱咐声。
秦晓歌回过头大声地应着:“到山上看看!”
张父看着秦晓歌的远去的背影,久久站立寻思道:
“这就是顶替自己大儿子娶了杨桃,要不然杨家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和自己的大儿子差不多大,要是有这小伙子一半懂事,也就省心了,唉。”
秦晓歌感觉离上辈子父母这么近,又好像回到了那时候的时光,自己一定要努力挣钱,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首先要把上辈子母亲的病治好。
沿着黄土路,大步地朝着山里的路走去,顺便想想接下来怎么赚钱养家。
既然又回到了这片土地,自己绝不能像上辈子大哥那样,一点担当和责任都没,要通过自己改变他们的命运。
太阳越升越高,射出万道金黄色的光芒零零碎碎地撒在这山林间花草树木,鸟唱虫鸣,好不热闹,空气中弥漫着花草树木的清香。
秦晓歌拿出镰刀,割去杂草荆棘开路,朝着无人的山路走去。
这座山秦晓歌特别熟悉,里面有竹笋,有竹鼠。
爬了一阵,来到了另外一片更高的山林。
满山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
空荡荡的山野就他一个人,还能听到回声。
从小长大的地方,还是比较熟悉的,哪里有板栗树,还是记得的。
往前走几步,有随处可见的葱葱郁郁的板栗树。
拿出麻袋,铺在地上。
砍了一根粗细刚刚好的竹子,把镰刀绑在竹子上面,不一会功夫,勾了几十斤板栗。
拿出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