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摇头说:“那是花花姐和芽婶一起经营的,我只是帮她们把关,大家做的衣服放到一起卖,莹莹经常去帮忙,她一去卖得就特别好,这孩子挣钱上瘾,都不想念书了!”
陆青林摇头道:“那可不行,还是得好好念书,好歹也得把初中读下来。”
正说着,忽听有领导气派的声音从旁边传来:“青林!这是跟小冯同志了解情况呐!”
秀秀转头,竟是郑书记一行人走了过来,她一眼就看到站在一行人中的张建成。
“郑书记!”陆青林伸出手去和书记握了一下,笑道:“秀秀是我朋友,我们早有生意往来!我这回来考察,就是奔着她来的!”
郑书记赞赏地看着秀秀说:“那好呀!小冯同志好好介绍我们北坡公社的情况,一定要让陆经理在咱们这里发展企业!”
秀秀还没到和领导沟通自如的水准,只是使劲点头,不敢说话。
倒是陆青林一副熟稔的样子对书记说:“介绍过啦!人家小冯同志说了,人事管理经验不足,最重要的是交通不便,远水解不了近火!”
郑书记自然听出了话音,说出的话很有分量:“路要修,基础建设也要跟上,公社班子已经跟上级汇报请示过了,过不了俩月就能开工!”
说着,郑书记转身说:“来啊青林,给你引荐一下
!”
他指着张建成说:“这是咱们北坡公社基础建设的带头骨干张建成同志,他的综合筹划能力很强,动员全公社人民力量这块他有经验,两年之内一定帮你们这些经营者解决交通运输问题。”
秀秀站在旁边心跳有点快!
张建成终究还是没在小溪村当副队长,他趁着公社车队解散重组的机会,促成了小溪村大队集体投资的车队,承包了公社车队一半货车,成了最先一批的村大队集体企业。
在小溪村边的荒地上临时搭建了一个车队大院。
连选拔再培养,成立了十几个司机的团队,他担任车队队长,和县里的电线厂、棉纺厂建立了运输合作关系,两个月就为村大队实现了盈利。
恰逢新书记要在全公社组织一支由各村生产队骨干组成的基础建设小组,张建成被推送参加,他见识广,技术强,筹划水平高,很快就进入了小组核心。
陆青林早就伸出手去说:“早就认识啦!建成!又见面了!”
张建成也伸手和他握住:“又见面了!青林!我欠你那顿酒这回可以还上了!”
郑书记拍手称道:“那可太好了!走吧,去公社食堂,饭桌上接着讨论!”
陆青林连连推辞:“别了,你们领导讨论的都是大事,我们这些年轻人就是撸起袖子干活的,插不上话,我们几个还是单独叙叙旧,正好了解一下她们村的情况!”
郑书记说:“上哪叙
旧不是叙旧,咱们这个招商会本来就带午餐的,就在公社食堂,走吧,给你们年轻人单独安排在一桌,敞开了聊!”
大佬发话,年轻人都不敢再客气,一番客套之后,大家都跟着出了小礼堂去吃饭。
秀秀觉得很勉强,但领导发了话再推辞就是不识抬举,只好挪着步子跟在后面。
陆青林故意落后几步等着她,秀秀在他旁边悄悄问:“你跟书记说话怎么这么不见外呀,我都紧张死了!”
陆青林悄悄透露:“那是我哥的老同学,看着我长大的,这回来北坡公社挂职锻炼几年,主要抓经济,要是抓出成绩,估计就升区长了!”
怪不得书记直呼他青林,秀秀直咋舌,也对陆青林日后的成就不奇怪了,他原本就是大院里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攀上关系,人脉是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公社食堂今天特意摆了好几大桌,专门款待从各处聚到北坡这里考察的投资者的,书记让年轻人聚到一起说话方便。
落座之后,秀秀就看见赵晓生穿过人群直奔他们而来,远远地就对陆青林伸出大手:“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青年才俊陆青林吧!青林兄弟,久仰大名啊!”
陆青林赶紧迎过去两步,和赵晓生握手,转头看着秀秀,讶异道:“秀秀是这么说的我?”
赵晓生洪钟似的嗓音哈哈道:“我妹子的话那不能有假!”
秀秀眯了眯眼,其实是花花姐一直这么说
的,但她不想跟那哥一般见识。
陆青林笑道:“晓生哥!你这么说我可就信了啊!”他没见过赵晓生,但那几个女孩子的描述太形象,赵晓生一开口,他就认出来了。
赵晓生挑眉道:“哟!你认识我?”
说着就走到桌边拿起酒瓶倒着酒说:“来!洪村赵晓生,虚长你和建成四岁,不嫌弃的话,咱们就兄弟相称,日后你在北坡地界有任何需要,哥哥我义不容辞!”
赵晓生一贯的豪爽向来得到大家的喜爱,陆青林接过酒杯也不犹豫:“相见恨晚!晓生哥……”
正要仰头一饮而尽,却被张建成伸出手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