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缮,关府已经焕然一新。按理说,像许世欢这样的新科探花,朝廷会给安排住的地方。但永安城寸土寸金,即便是探花郎,能分到的房子也小的可怜。
许世欢索性就在关府住了下来,待她日后升了官,再做其他打算。
趁着铃铛给她梳洗打扮的功夫,许世欢又偷偷闭上了眼,准备眯上一会儿。她感觉自己的眼睛才刚合上,就听到铃铛在一旁催促:
“小姐,您该出发了。”
许世欢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不情不愿地出门上了马车。刚一坐下,她就立马打起了瞌睡。她头一次发现,自己竟然还有秒睡的本事。
打完最后一个哈欠,许世欢努力让自己精神起来,昂首挺胸地走进了翰林院。她如今不过是个小小的从七品检讨,不需要天天上朝,不然还得起得更早一些。
看来,她爹这个丞相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就说这天天上朝,就能要了人的大半条命。
“赵大人,您好啊。”
“王大人,好久不见。”
“沈大人,听我父亲说,我小时候您还抱过我。”
……
许世欢虽不是个内向的人,却也不是个话多的性子。可今日,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变成一个话痨,笑呵呵地跟每位大人搭上几句话。
翰林院里的绝大多数,都是一甲出身。探花郎的身份,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引来几分优待,在这里却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看在许丞相提前打过招呼的份上,许世欢在这里不至于像段青莲那样被彻底忽略,但也仅此而已。
她与蒋壮、谭华二人被带至一处偏僻的屋子,屋子里到处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放着历年来万华国的史书、诏书、科考试卷等书册。
“你们三个初来乍到,还有很多事需要熟悉,我就不给你们安排具体的活计了,你们自己看着安排吧。”
负责带他们的人撂下这样一句话,就转身不见了踪影。三个人面面相觑,过了好半天蒋壮才犹豫着开口:
“自行安排?所以咱们该做些什么?”
许世欢走到书架旁,随手拿起一本册子,仔细一看里面记录的是文史一类的内容。
“看看书架上的册子吧,不然也没别的可干。”
许世欢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犹豫,她也不太确定自己说的究竟是对是错。
至于谭华,却丝毫没有参与到两人对话之间的打算。他先是伸了个懒腰,紧接着又打了个哈欠,这才起身从了书架上拿了一卷不知是什么的东西,找了个偏僻的角落躲着休息去了。
这哈欠好像是会传染一般,谭华打完蒋壮打,蒋壮打完许世欢打。许世欢觉得这样不行,连忙用手狠狠掐了掐自己的后脖颈,这才从接连不断的哈欠中脱离开来。
再看那蒋壮,虽然手里举着册子,可眼睛分明是闭上了。他已经苦读了太多年,如今好不容易进了翰林院,可不想再过从前的那种苦日子。
不对劲儿,直觉告诉许世欢,翰林院的日子不是那么好混的。她去书架前仔细挑了几本要看的书册,通通搬到了靠近门口的位置,随后认真翻阅起来。
起初,许世欢只是想摆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这样,有人路过这里的时候,看到她努力研读这里的书册,会对她有个好印象。
但看着看着,许世欢渐渐发现,这些东西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聊。相比于准备科举时要看的四书五经,这里的东西更具有实用性。
翰林院,干的就是修书撰史,起草诏书的活。但对于他们这些新人而言,这些都是他们此前不曾接触到的东西,需要从头学起。
负责带他们仨的那名官员,显然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没有精力对他们一一指点。所以,才将他们三个带到这里,让他们自行安排。
看着那两位睡得正香,丝毫没有醒来的意思,许世欢并不想提醒他们。在翰林院,他们虽是同僚,可也是竞争对手。唯有让他们表现得不好,才能衬托出自己的优秀来。
不知不觉,就到了午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脚步声,蒋壮和谭华一下子惊醒过来。见许世欢还在看书,连忙轻声道:
“许大人,该用午膳了!”
听到他们叫自己用膳,许世欢赶忙放下手里的册子,跟着二人走了出去。他们一边走,一边听谭华说着他之前打探到的消息:
“这翰林院七品至九品的官员,用膳的时候是在一起,听说有五道菜,一碗饭,运气好的话还会有汤。”
说着,二人连忙抢了个夹菜方便的位置,还不忘给许世欢占上一个座位。许世欢看到段青莲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与身旁的同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起来有些局促不安。
五道菜有荤有素,味道只能说是一般。许世欢向来不是那挑食的人,一口菜一口饭倒是吃得认认真真。
相比于许世欢,蒋壮和谭华的吃相可以用恶狗扑食来形容。他们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