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胎穿五零打包行李下乡当知青李晓暖顾林 > 第39章 到了

第39章 到了

    此次在清河站坐火车的知青也有不少人,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和自己去一个地方。
    这一趟火车,自己足足坐了两天两夜,在8月13号这天早上10点终于到了县城
    等到了抚松县点名的时候才知道,此次去林岔子镇三岔岭村的知青一共就五个人,三男两女,不过除了自己最小以外,还有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一个男孩也在这次下乡当中。
    直到等到老岭村大队书记来接自己有几个人时,才知道大家此次叫什么吗?
    “你们几个就是这次来俺们三岔岭村的知青吧”
    “您是”
    “你们好,俺是三岔岭村的大队书记,俺叫周华樟,你们喊俺周叔就行”
    “周叔好,大家好,我叫张科,今年18岁来自京市,你们可以叫我张同志,张知青都行”
    “周叔好,大家好,我叫钱珊珊,今年18岁来自京市通州”
    “周叔好,大家好,我叫曹晶晶,今年17岁来自津市”
    “周叔好,大家好,我叫顾林,今年16岁来自京市”
    “周叔好,大家好,我叫李小暖,今年15岁,来自京市”
    “行了,既然到了,大家就赶紧把行李放在牛车上吧,咱赶紧往回走”
    “是”
    “等会路过国营饭店的时候,给您们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从县城到咱们那地方需要五个小时呢?你们抓紧时间,要不然回去晚了,别到时候遇上狼或者是黑瞎子,知道吗?”
    “好,谢谢周叔”
    就这样大概走了半个小时,几个人赶紧奔着县城国营饭店去。
    也顾不上在县城转悠,直接点饭菜,等了几分钟后,就赶紧吃,吃完赶紧回去。
    五个人,虽说不多,可是架不住行李多呀!根本就没有多少空余的地方,让我们坐在上边,只能靠自己走一段路,累了的时候轮换着坐。
    终于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到了三岔岭村,进村就看到好多人在那里等着,大老远就听到
    “来了,来了,书记回来了,后边跟着好几个人呢?”
    “这就是那几个知青”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上边是怎么想的,来的知青都不是干活的,但是吃的比谁都多”
    “谁说不是呢?不光吃的多,还挑挑拣拣的”
    “真是麻烦”
    “不过这次好了,终于不用把他们安排到家里了”
    “谁说不是呢?”
    “都现在这里干嘛!还不赶紧回去,干了一天的活,不累呀!”
    “老周,这不是过来看看新来的知青吗?”
    “就是”
    “行了,有什么好看的,赶紧回去吧!眼看着没有多久就要秋收了,你们好不赶紧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没事,这不是要这疙瘩好不容易来生人吗?大家都出来热闹热闹”
    “随你们吧”
    “后边那两个怎么看着像孩子呀!”
    “谁说不是呢?有16吗?”
    “差不多,看着也就15-16”
    “谁说不是呢?这事让咱大队养着?”
    “不知道呀!”
    “回头问问书记就知道了”
    “也是”
    “好了,这是知青点,今年春上刚盖的,也不知道以后要来多少知青,就把房子多盖了几间,并都给隔开单间,就当单人宿舍用。每个房间都不大,也就10来个平方。
    知道你们有的人吃不惯,各人口味也都不一样,所以在每个屋里都给你们垒了灶台,至于锅,这个就得你们自己想办法,不过咱大队部也给你们提供了一口大锅,在厨房里,至于你们是单独开火,还是搭伙你们自己商量吧!住那间屋子,你们自己选吧!
    一个小时后,你们去大队部领个人的口粮”
    “好,谢谢队长叔”
    就这样看了一圈,也没的选,一眼就看到一排单间,数了数有11一间屋子,中间那间屋子比较大,应该是厨房。
    东西两边各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一排柴房,也是东北的冬天都是靠柴火过冬的,这个柴房可不是一般的大。厕所到是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个。
    就看到张科和钱珊珊选了中间的屋子旁边的那间,曹晶晶选了钱珊珊旁边的房子,自己看了看,选了最东边的那间屋子,虽说这个地方在一个角上,可是也有自己的好处不是吗?
    等自己背着,提着行李进屋后,就看到房间的格局:宽2.5米长4米的一间小房子,靠东南边有一个大概长1.5米长宽2米的炕,炕头垒了一个小小的灶台,接着就是房间的门。
    其他的就什么都没有了,自己把东西放在地上,打算出去问问村里有没有木架。
    就听到“这事什么破地方,什么都没有”
    至于后边还说了什么,自己就没有打算再听,有时间抱怨,还不如赶紧出去问问。
    自己出来时,正好遇到顾林顾知青就问:“顾知青,这事”
    “打算去村里问问有没有木匠?李知青这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