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还是停停走走,在常宁州州府泠江城,又多停过几日。
泠江城周边有一个江湖山庄,一到她可以自由行动的日子,薛小莞便一个人偷偷跑去瞧过,奈何却被告知,圣上在泠江逗留期间,山庄不待外客,便是连论武都不行。
薛小莞本觉得奇怪,江湖山庄,怎的还这么在乎圣上的行程,哪知道临走前几日,她却是目睹了一件趣事——
这个江湖山庄竟为圣上献上了一柄宝剑。
那山庄因经商武学皆长,与各路商行以及莲桥世家大族秋氏都颇有牵扯,才得了这献宝的机会。
其所献宝剑名为无忧,自去年得知圣上会南下巡游起便开始设计锻造,直到圣上启程巡游时才完工,冷淬之时选用的也是泠江山间的清泉,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只可惜山庄庄主前来献宝的时候,薛小莞没能入殿同赏,只远远地看了一眼,虽然剑未出鞘,但薛小莞的直觉告诉她,定是把好剑。
以致于离开泠江时薛小莞心中都在念念不忘,只觉若是能瞧瞧那山庄、瞧瞧那剑该有多好。
自泠江启程后没多久,十一月中旬,船队便抵达了莲桥州州府棠安城。
在棠安休整几日后,圣上便前往了海上不远
处的普安岛,岛上乃是一座佛山,名为临觉山,众人在此小住了十几日。
山是座名山,也是因圣上亲临才暂不待外客,平日里其实香火极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求愿也灵验得紧,是以薛小莞耐下心来拜过了每一个殿,给薛家人一人求了个平安符,还专门为她未出生的小侄儿或小侄女在菩提树上挂了红绳。
不过若是听讲经,薛小莞便耐不住性子了,横竖她只是个“婢女”,也不是真的需要服侍唐清哲或项心雅,是以她偶尔会在讲经时悄悄脱离队伍在岛上溜达。
岛上风光很好,大海无垠,沙滩绵延,每当钟声响起,伴着香火缭绕,确实能叫人安适万分。
回到棠安后没几日,无需随时伴随丹柯使节团和圣上的人便又得了空闲时间,
偶尔薛小莞一个人出去溜达,偶尔跟着项心雅带着一些婢女侍卫一同出游,偶尔入夜后唐清哲若空闲,她也会和他一起逛逛夜市。
小一月间,棠安入流的不入流的地方,薛小莞都去了个遍,看了镜安湖的雪,赏了浮光塔顶的月,品过棠安淡雅清香的酒,出入过棠安书院,也出入过湖外赌坊。
而在整个棠安,薛小莞最喜欢的地方,便是城外二十里处,坐落于棠山山谷中的江湖名门。
之所以会去那里,是因唐昕和唐暖少时曾与一位出身此派的女侠学习过剑舞和乐理,这次到了棠安,她二人自然要前往拜
会自己的师父。
当时薛小莞一听,便来了劲,悄悄跑去找唐暖,问自己能不能跟去,唐暖立刻就应下了。
只可惜因着唐昕也在,薛小莞还是得遮掩一些……尤其不知道为什么,唐昕的目光总会放在薛小莞身上打量,叫薛小莞老觉得她透过帷帽看到了自己的面容,可分明唐暖说过,她姐姐是不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
不过一到了地方,薛小莞便兴奋得将这些不自在都抛到了脑后。
这个门派颇有些特别,听闻其中弟子多是在阁主或门中弟子行走江湖时救助的孤女,不论身份天资,也正是因此,门中多为女性——
倒不如说,薛小莞进去后一个男的也没见着。
此门派主修内功,副习乐理,其中许多人都懂将内劲化入琴音的道理,譬如唐昕和唐暖的师父,琴弦一扫,既可轻柔如流水,亦可磅礴似波涛,刚柔并济、力量非凡。
当时薛小莞看得一惊,竟还有这种套路?
也难怪唐昕和唐暖姐妹两人的剑舞颇有此风格。
不过薛小莞也没逗留太久,唐昕和唐暖好歹算是人家门外弟子,江湖中人不讲宫中尊卑,薛小莞明面上又只是个安王府的婢女,是以最后她只小住了两日,便提前离开了。
而这小一个月里,圣上身边倒是一直风平浪静。薛小莞觉得奇怪,琢磨了一番,觉得刺杀之事,最有可能出现在之后的船宴之上。
那场船宴举办时距离离开棠
安不过三四日,举办地点是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艘大船上,一瞧就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和地点。
而这一点,唐清哲上辈子本就知道,是以临近宴会举办的日子,唐清哲突然说,薛小莞的身份不适合上船。
这哪行?!
薛小莞当即便不同意,而后她神神叨叨地告诉唐清哲,直觉告诉她,这船宴有问题,她都跟来了,怎能不保护圣上,甚至问唐清哲能不能带她进正席,就算没问题,她也能……长长见识。
一番软磨硬泡之下,唐清哲只好同意。
上辈子唐清哲未随行南巡,具体细节不甚清楚,这一个月间,傅霄查探了许久,都未能查出刺客到底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