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303章 为什么华夏非得统一全国

第303章 为什么华夏非得统一全国

    第303章为什么华夏非得统一全国
    【为什么华夏每一次分裂,各路的诸侯军阀跟疯了一样,非得统一全国,难道当割据势力吃香的喝辣的不香吗?】
    各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们有些诧异。
    他们有些不理解,后世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他们在村里面还想当村长呢?更何况,那些诸侯军阀。
    如果他们是诸侯的话,那肯定想统一全国,建立一个以自己为首的国家。
    而且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一个地区的人民对自然界的抵御能力肯定是弱小的,也只有集合所有的人,才能抵抗不断的天灾。
    特别是黄河流域的百姓,他们时常面临着黄河的泛滥,更是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而且他们从古至今也明白一件事,只有自己家的人多,才不会受别人的欺负,不然他们努力造那么多孩子干嘛?
    各个朝代的读书人看到天幕上提问,他们觉得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愚昧无知。
    华夏的百姓从古至今都是皇帝的后裔,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出不同的姓氏,可说起来还是一家人。
    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也被诸侯分成了不同的国家,可是他们从心里有共同的认同感。
    也都想着如何在统一华夏,让自己成为这一个大家庭的家长。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更是把春秋战国之时可能分裂的华夏再一次拉到了统一战线。
    后来汉朝的崛起,也让更多的百姓有了认同感。
    哪怕是后来的三国时期,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刘备孙权也好,他们想的也是统一全国。
    以至于后来的华夏,如果没有统一全国的话,哪怕他再怎么富有,百姓们再怎么受到朝廷的恩惠,也会被其他的朝代看不起,甚至天下百姓们看不起。
    而且整个华夏并不是血脉上的相传,更多的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感。
    秦朝。
    秦始皇看的天幕上的提问,他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虽然他统一了六国,可是那也是因为祖辈奋斗的结果,更是因为天下局势的变化。
    如果他秦国不去攻打其余的六国,那后果也只是被其他的国家消灭,所以才有了奋六世之余烈说法。
    而他统一六国之后,他慢慢的明白,统一国家之后的使命。
    “书同文,车同轨”,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就是他对华夏文明的呼应。
    在秦始皇看来,既然春秋时国期的诸侯都来源于华夏,那就不应该分裂开来成为各个诸侯国,那样只会让华夏的文明最终灭亡。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汉武帝刘彻看来,这天下哪有人能够抵御在自己的族谱另开一页,有哪一个人能够抵御在历史中留下自己浓浓的一笔。
    这不仅是精神上的期望,更是想给自己的后世子孙留下庇护。
    而且他不断的攻打匈奴,也是想让整个大汉的百姓不再受匈奴的侵扰,他的后世子孙也不再受匈奴的困扰。
    根据天幕上后世给的信息,汉武帝刘彻知道他大汉做到了,要不然也不会以他朝廷的名字命名种族。
    三国时期。
    曹操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冷冷的哼了一声。
    不管秦始皇也好,还是汉武帝刘彻也好,哪个不是在历史上留了浓浓的笔笔?
    既然他也登基成了皇帝,那也肯定也向他们学习。
    而且只有消灭了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他才能够安安稳稳的睡个觉。
    刘备看到天幕上提问,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
    他是大汉皇帝的皇叔,又怎么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大汉被那奸臣贼子夺去?
    而且那贼子更是挟天子令以令诸侯,简直是以下犯上。
    这样的仇恨,他当然要北放那魏国,杀了那曹操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孙权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望着远方的海。
    东吴乃是祖辈的基业,更是整个身家不断奋斗的结果,又怎么能够忍受不断的被侵犯?
    而且东汉末年,正是各个势力不断割据的时代,如果他东吴不主动出击的话,那后果只能够是被取代。
    就算现在曹操、刘备和他已经三分了天下,可是就算他不想再攻打他们,那些士兵们也想报其他两国杀害东吴子弟的仇恨。
    更何况魏国和蜀汉骂他们东吴鼠辈,这怎么能让他们能够容忍?
    只是随着天幕的出现,整个国家的结构慢慢的发生了改变,让他们把仇恨藏入了心底,先去提升自己国家的实力。
    等到东吴实力提升之后,再去报当年的仇恨!
    隋朝。
    杨广看着天幕上的提问,他觉得天幕上提问的人有问题。
    哪个男儿不想建功立业?哪个男人又不想统一华夏成为这至高无上的皇帝。
    这不只是代表着自己的生死由己,更是代表着自己掌握着无上的权利,想让谁生谁生,想让谁死谁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