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事是落不到外人的肚子里,自家人的肚子自然是没有心疼的道理。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冬去春来,春暖花开的时候。
山里的野菜也冒出了头,那绿油油的一片看着让人欢喜。
而李青也没有那么悠闲了,她要去村里唯一的一个小学里面上学了。
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是愚昧的,觉着都说没有什么用,光是花费钱还不够浪费的呢。
只有一些精明的人家才会送自己的儿子去上学,反倒是女娃,那就是屈指可数了。
一个学堂里面大多数都是男娃娃,只有几个小女娃还是特别在家里受宠的那种。
不然的话,那些女娃娃一般都四五岁开始帮家里力所能及的干活了。
再大一些就上山脚下去打猪草,或者是挖野菜,采一些能吃的蘑菇之类的。
李青上学的消息,在那些小孩眼中自然是充满了羡慕。
那些女娃娃,又因为李家人不好招惹,自然不会找李青的麻烦,而李青本身也不是让人欺负的人。
李青觉得上学十分的无聊,毕竟那些知识她都会的,但是没有办法,她只能假装不会从头再来。
而小铁在家里特别的无聊,之前是姐姐带着他去山里采蘑菇,或者是挖一些野菜啊。
甚至运气好的话还会找到野鸡蛋和鸟蛋。
现在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了,自然是无聊的紧。
但是李小铁也不敢出去,毕竟他一个人万一迷了路可怎么办?
而且家里人也不让李小铁到处乱跑,李小铁只能在家里面玩。
唯一盼望着就是姐姐赶紧放学,可以陪他玩。
每回李青放学来到大门口,小铁就赶紧迎接自己的姐姐。
李青看着自己弟弟还没到学习的年纪,不由得感慨,还是小时候好,无忧无虑的,不用为太多的事情操心。
李青现在的年纪大了,个子因为这段时间吃的好,也长高了不少,见自己爹娘还没有回来,李青就做了饭。
虽然饭菜不是那么可口,但是在这个年代,只要是能吃就行,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这也不是说李青的厨艺不好,而是因为家里就那么点东西。
只能是粗茶淡饭,也没有山珍海味,再好的厨娘也做不出可口的饭菜啊。
李青很是聪明,学习的很干,连老师都十分待见李青。
夸奖李青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每一次李青都能考满分。
这喜的李青的爹娘笑眯眯的,总是干活的时候谈起自家姑娘都向外显摆。
其他人碍于这两口子本身就是个不好缠的角色,只能连连点头附和着。
其实心里却不是这么想,觉着不过是个丫头片子,学习再好有什么用?
嫁出去都是别人的,还是儿子好,儿子才是自家的根。
李青知道自己弟弟小铁也不是个傻娃娃,回到家里就会教李小铁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先是识数字,慢慢的又教了一些字。
李青的教法让小铁学的也十分快,而李父看了自然是笑眯眯的。
心里想着要是自己家里能出两个高中生就好了,这高中生可是能够在镇上找个铁饭碗呢。
李父也不敢相信自己家里会出大学生,毕竟那大学生可不是那么好考的。
整个村儿里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学生呢,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个高中生还是在镇上工作。
甚至为了更好的生活,人都入自体到镇上的人家了。
李父也是传统人,他可不希望自己家的儿子入赘到别人家,哪怕是娶个农村的儿媳妇,万万不可入赘到镇上,
那她生儿子跟没儿子有什么区别?
倒是自家姑娘肯定能找个镇上的工人做女婿,这样的话,自家姑娘就不用在地里找食儿。
不仅累的不行,还晒得人头昏眼花的,真是看不到盼头。
李青可不想一直和小学里面的那些幼稚的小朋友在一起,
因为她学习知识的飞速,书本上的知识都被她学会了,并且找到校长要求可以跳级。
很快她就上了五年级,五年级的知识也是简单的不行,李青也不敢再去跳级了。
毕竟再跳级的话让人引起怀疑就不好了,哪怕是如此,整个学校的老师们都把她当成宝贝疙瘩一样爱护。
有句话叫做人逢喜事,这几个月李青的成绩加上李青表现,让李父成日都是笑眯眯的,哪怕地里的活再苦但累也是有希望和盼头的。
等到李青陪同这老师一起去了镇上参加数学比赛之后,李青以第一的成绩回家了,还奖励了两块钱的。
虽然两块钱对比他家里的钱来说是九牛一毛,但也是足够让家里人开心呢。
这可是孩子没多大就能为家里挣两块钱了,而村里其他人听说了顿时嫉妒的不行,他们没有想到读书还能挣钱回来呢。
而村里有些男娃娃上学的,更是被家里训斥管教,打了许久。